订单式"扶贫蒜" 让新疆疏勒农户在地头"数钱"

关键词:订单式|扶贫蒜|新疆疏勒|农户

  东营网讯 大家还记得2018年10月份,在新疆疏勒县的巴合齐乡试种下的那千亩山东大蒜吗?

  去年秋天,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农业企业从山东金乡引进优质大蒜品种,在巴合齐乡试点发展1000亩的大蒜和辣椒套种。虽然离麦收还有些时间,在疏勒县巴合齐乡斯日勒玛(1)村和吐格其(3)村的田间地头,却已随处可见热闹的繁忙景象,农户们正在忙着收获以前从没有种过的一种农作物—大蒜。

  “今年我这光蒜薹就卖了1500块,技术员说我的大蒜还能卖2500多块,再晚些时候,这地里面套种的辣椒还能卖钱,可惜今年只种了一亩,有点少了。”正在地里挖蒜头的巴合齐乡斯日勒玛(1)村村民艾亥麦提·亚森既开心又有些遗憾地说。然而,在去年秋天,和所有村民一样,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种大蒜能有这么好的收益,正是企业从山东请来的8位大蒜种植专家,晚上集中统一开导讲解,白天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从零开始给村民讲解大蒜的市场前景和种植技术,才有了今年火热的收蒜场景。“结果证明,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坚持都会有所收获的,看到村民们收大蒜时的张张笑脸,那些煎熬的日日夜夜就都随风而去了…”说到这里,企业负责人的眼睛湿润了。

  “头一年由于技术经验欠缺收益并没有达到最高,但对于初尝‘甜头’的村民们来说,种大蒜明显比种其他传统作物更有‘钱途’、更放心”,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计划产业组组长翟建峰介绍到,企业把种子、原材料、肥料等给困难农户垫付,还和农户以保护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这种“零风险”的订单式种植让农户们在地头上就能把产品卖出去,没有了后顾之忧,提振了种植信心,有力推动了当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记者 周广学)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