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酷暑,
不妨饮下这杯清凉,
纵观供给侧改革主线下、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17城市经济发展脉络。
这7个城市按增速高低依次是菏泽(8.56%)、日照(7.94%)、青岛(7.6%)、济南(7.25%)、威海(7.25%)、临沂(7.13%)、德州(6.9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菏泽GDP增速超过日照,位居省内第一。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菏泽实现1541.55亿元的经济总量,增速达8.56%。在2017年中及年末全省增速都曾第一的日照市,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2.25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若比较2017年高于全省GDP增速的8个城市(青岛、济南、临沂、威海、聊城、菏泽、日照、莱芜),今年上半年,聊城和莱芜2市退出“跑赢军团”,GDP增速分别为6.08%、6.19%。相比之下,德州凭借6.99%的强劲增速“晋级”,超出全省0.39个百分点。
潍坊、东营、日照实现总量“进阶”
山东财经报道注意到,纵观今年上半年成绩单中,省内不少城市亮点频现。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各市同期经济总量相比,今年省内有3个城市实现千亿级的“进阶”。
数据显示,潍坊上半年经济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186.75亿元;东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关口,实现2080.06亿元;日照GDP总值也突破千亿,达1092.25亿元。
从排名来看,今年上半年排名与2017年全年排名无异。不过,从季度环比以及与2017年同期比较来看,有两组城市正在焦灼“暗战”。
首先来看烟台和济南。虽然今年上半年以及去年全年GDP省内排名前三的依旧是青、烟、济,但烟台济南差距正在急剧缩小,差值仅为13亿元,要知道今年一季度二者还差距45亿元。
季度差额说明,济南第二季度经济总量(2043亿元)要比烟台(2011亿元)略高30多亿元。可见,济南正在发力,且第二单季度已实现反超。
再看另一组城市聊城和德州。去年同期数据显示,聊城2017年上半年实现1558.74亿元,位居全省11位,高于德州近47亿元。
今年上半年,德州以高出全省0.39个百分点的增速实现全市1684.37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11。这是德州继去年底反超后,再次力压聊城。虽然两者差距仅有8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增速放缓的聊城对此差距不应掉以轻心。
新旧动能转换成果渐显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能保持地区生产总值较快增速的省内城市,无一不在狠抓新旧动能转换。而增速放缓的地区则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阵痛”。
以德州为例,其赶超聊城的背后是新兴产业的起飞“提速”。据德州市统计局副局长田希东介绍,上半年,德州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平稳发展,盈利能力较为突出,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较快,利润分别同期增长131.9%和23.2%,领跑六大战略新兴产业。
再看第一梯队的青岛,新兴服务业以及新技术正在支撑这座城市继续大步朝前。
青岛统计局介绍,上半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1%,比第二产业高5.9个百分点,其中新兴服务业发力明显。其中,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4%,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
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今年上半年青岛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新技术促进新产品增加。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8.9%、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69.9%,石墨烯等新材料快速增长。从新产业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73.5亿元,增长9.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56.7亿元,增长8.6%。
相比之下,枣庄、滨州等市则表现出增速乏力之势。其中,滨州则是山东省内典型的去产能、调结构“重地”。
滨州市日前召开的2018年上半年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披露,1-6月,滨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9%,与全年增长6.5%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95.54亿元,下降24.54%;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0%。
“工业生产下行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滑。”据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月林通报,“但从运行趋势看,回升势头较为明显。”
由此可见,在经历折弯断臂的果敢转身后,期待以滨州为代表的去产能城市奋起直追。(来源:经济导报 记者 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