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年 昔日“独木桥” 今朝“成人礼”

关键词:高考|独木桥|成人礼

 

  学习到半夜12点是家常便饭

  被采访人:贾明 高考时间:2001年

  “从我参加高考到现在16年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今年35岁的贾明说。高考对于她的人生来说是一次经历,让她体会了更多的艰辛,现在有时候夜里还会做梦自己在考试,卷子没有做完。

  2001年的春节一过,贾明就踏上了艺术生都要经历的阶段,参加各地的考证。“我们班都是艺术生,老师给我们招生简章,上面会标注好哪个学校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考专业,然后班里的同学就一起坐车去外地考试。”考试回来后,就进入了文化复习阶段,班里的同学大都住校,学校早晨五点开灯,晚上十点关灯。“我那时候拿到了五个学校的合格证,就想抓住更多的时间学习,为了方便学习,我住到了我姑姑家。虽然我姑姑他们没有天天督促我学习,但都会默默地配合我,不敢打扰我。我下了晚自习回家,还要完成一些作业和复习的功课,因此,在卧室会学习到半夜12点左右。”

  在读高二之前,贾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学艺术,“提出让我学艺术的是我父亲,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让我学个一技之长比学其他专业好,于是读高二的时候,我进了艺术班。我2005年大学毕业,之后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十年,2015年创办了一品书画儿童培训机构。”贾明回想道,高考那天,她本想让爸爸送她,谁知爸爸却说,不就是高考嘛,多大点事啊,我们不送,你自己去。爸爸本想以这种方式缓解女儿紧张情绪,结果没想到,独自去考场的贾明看到别的家长送考,反倒是有点失落,“感觉自己好孤单,也没人给我打气加油。”不过,贾明的爸爸其实一直跟在她身后,只是远远地看着她。

  贾明高考的时候也是考前填志愿。她记得班里的一位老师说:“高考是一生中难能可贵的机会,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贾明受他的影响,当时报考的艺术院校都不是山东省内的学校,第一志愿报了吉林建筑大学,怕落榜,志愿填报时,她选择了“服从调配”,最后高考成绩出来后,她如愿以偿地去了她的第一志愿。(记者 李玲)

  高考只是人生一场经历

  被采访人:刘庆松 高考时间:2003年

  刘庆松至今还记得,2003年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酷暑难当,许多同学在学校的操场上号啕大哭,汗水混着泪水,那场景着实让人动容。

  2003年,19岁的刘庆松第一次参加高考,虽然成绩只能上一所专科院校,但是他感觉非常满意,“我已经超常发挥了”。对于许多同学高考失利后的痛哭流涕,刘庆松觉得有些心酸,又觉得“有些过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高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幻想,认为进入大学就是捧得‘铁饭碗’,就赢得了一切。可随着时代的变化,赢得高考并不意味着赢得人生的胜利,毕竟这只是人生的一场经历、一次自我的挑战,不必太过于在意。” 在他看来,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在漫长的道路上,可以翻盘的机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否保持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人生。

  刘庆松说,自己对高考看得不是太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毫无压力。“父母觉得我还有提升的余地,此外,当时的复读班班主任老师也隔三岔五给我打电话,动员我去复读。”刘庆松说,迫于压力,他于2003年9月重新踏进高中的校门,准备参加2004年的高考。

  复读的时候,刘庆松心态明显比其他同学放松,“该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该不会的还是不会”,面对每天大量的题海战术,刘庆松制定了一份学习任务,每天照着计划按部就班让他觉得简单而又充实。

  但“事实证明,第二次参加高考成绩还不如第一次,”刘庆松说,他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而是从容选择了一所大专院校。 如今,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来了,每个参加考试的孩子对自己都有或多或少的期许。但对刘庆松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一家事业单位,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他觉得很知足,感觉自己“没有被命运抛弃,是一个幸运儿!”(记者 马高超)

  考完感觉终于“自由”了

  被采访人:孙少玮 高考时间:2008年

  2008年6月9日上午11点,高考终于结束了,交上最后一份高考试卷,孙少玮从广饶一中的考场走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那一刻浑身释然,感叹高中生活终于结束了。”

  在高考之前,孙少玮的脑子里全是高考的内容,有时半夜睡不着,也要爬起来做题。当时他在广饶一中住校,氛围和现在的考生环境一样,都很紧张,虽然父母没有到学校周围租房陪读,但对他的关心比平时也多了不少。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考前最后三个月,每次过大周末回家父母都给他带上一箱牛奶,提很多水果,并嘱咐他说:“牛奶一天一包,平时多吃水果。”另外还给他多加了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孙少玮说,手机给学生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和现在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相比,孙少玮读书时,有手机的同学是很少的,即使有手机,除了玩一下贪食蛇游戏,也就只能给家里打电话,想发信息也不知道发给谁。他说:“100个同学里只有一两个人有手机。”

  孙少玮记得,那年高考时天气比较闷热,考前的那个晚上,他彻夜未眠,他回忆说:“那时很焦虑,心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绷着,总在想明天会考什么?已经努力了这么久,万一明天发挥失常怎么办?”

  进入考场后,孙少玮的紧张感又骤然上升,他发现考场内前后一共有四个老师在监考,悬挂在考场墙壁上的摄像头也有好几个。考试结束后,孙少玮踏出考场,看到了在大门外等待的班主任。他说:“那一刻感觉如释重负,浑身轻松了起来。”

  高考结束后,孙少玮没有选择国内的大学,他说他想去国外的大学长长见识。在经过半个月的韩语学习之后,孙少玮选择去韩国留学,七年之后,他拿到了韩国世宗大学的硕士学位。(记者 贾漫华)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