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年 昔日“独木桥” 今朝“成人礼”

关键词:高考|独木桥|成人礼

 

  两次高考成就我的“大学梦”

  被采访人:逯超清 高考时间:1977、1978年

  今年59岁的逯超清,是特殊年代的毕业生,与高考两次结缘。1977年,他因一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通过不懈努力,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梦圆大学。他的故事,也将激励今年及以后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只要有梦想、能坚持、勤努力,一定会实现心中愿望!

  1977年10月21日,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横空出世:国家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好消息就像一把烈火,点燃了逯超清的大学梦。逯超清说,记忆中,由于事发突然,基本没有复习,也找不着任何复习资料,就匆匆走进考场了。当时还属于惠民地区的广饶码头中学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有三人考入大学,逯超清因一分之差落榜。

  随着77届考生78年春季入学,逯超清渐渐平静下来,决定参加半年后的第二次高考。“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务农一年,然后又在村里当了一年老师,1978年3月,我二哥回家和我说,如果想真正从农村走出去,那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学习,不能再这样一边教学一边复习。”逯超清说。在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的时候,逯超清回到校园。第一个月,他先回到母校码头中学进行复习;第二个月,他来到了二哥所教的广饶四中学习;第三个月,他到了广饶一中,吃住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的第三个月,主要复习的是政治、语文和化学,我高考政治的68分全都是在广饶一中每天早上早起背出来的。化学由于基础差,学校里的冯老师就会给我讲解题目。”逯超清有了第一次高考经验,第二次考试很顺利。虽然只有三个月的全身心复习,但是他的高考成绩却是广饶县第一名,总分365.5分,数理化平均分是80分,其中化学考了93分,以高分被录取到山东大学。那年因为广饶高考成绩优秀,惠民地区奖励了广饶两台电视,一台给了他的母校码头中学,一台给了广饶一中。 “高考那天,我穿着一件被姐姐补了多次的白色背心,拿着我嫂子借给我的手表,就这么进了考场。这场考试让我有了新的选择。高考不仅改变了你我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我庆幸我经历了这一切。”(记者 李玲)

  “挤独木桥”改变人生

  被采访人:王兆军 高考时间:1987年

  弹指一挥间,离1987年参加高考已是30年。谈及自己在1987年7月参加高考的经历,现在在东营供电公司工作的王兆军心里涌动着很多回忆。

  “我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那时候还没有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适龄学生多到要进行高考预考,我们那一级理科班里筛选出了二十多个同学去参加高考。”王兆军说。当时班里的很多同学都住校,因为他家离学校近,所以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比起那些住校的同学,我还是幸福的,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和现在直接没法比,虽然不再为吃犯愁,不过也鲜有家庭为了高考加饭加菜。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着普通的家常菜,也没有进补其他营养品。” “1987年,高考的夏天,天气很热。记得已经进入农历七月,我和二十几个经过选拔的同学来到了利津县城,我们提前一天住下,住到了镇政府招待所,在招待所的两个大会议室里放着二十多张床,没有蚊帐和风扇,晚上蚊虫多,天气又热,有的同学被热醒或是被蚊子咬醒,跑到别的房间去睡觉。”王兆军说,天气太热了,高考的夜晚我们都无法入睡。王兆军所就读的马场中学不是高考的考点,黄河以北的学生都是去利津一中参加高考。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大学本科、专科和中专一起招录,他们参加高考的二十多个同学里有4个考上本科院校的,还有几个读专科的。那一年马场中学考得还不错,不过那时候的整体录取率很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人选择了学医,而王兆军在报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山东工业大学,学的是电力系统。“我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读的中专,也是学工科的。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信息,知道的专业也非常少,有的同学就因为专业没有选好落榜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再也没有一场考试比高考更能影响命运的了。”(记者李玲)

  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被采访人:贾久祥 高考时间:1989年

  1989年盛夏的一天,广饶一中张贴的一份名单前站满了刚刚毕业的学子,在涌动的人潮中他们不断找寻着自己的名字,或紧张焦虑或笑逐颜开,贾久祥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在去看成绩的路上已经有同学告知了他的高考成绩是564分,但当亲眼看到榜单上“贾久祥564分”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激动。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广饶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贾久祥来说,在那个时代,想要摆脱父辈那样在土地上劳动的状况,高考就是唯一的途径。

  贾久祥回忆说,当年,山东省高考本科的分数线是524分。高出分数线40余分的成绩可以为他带来走进一所本科院校的“通行证”,事实上,贾久祥当年也被自己心仪的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录取,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他说,在那个大学生“凤毛麟角”的年代,大学生意味着一份荣耀,也意味着自己以后的人生命运将得以改变。

  “我当时在广饶一中上的高中。”贾久祥回忆说,广饶一中当时可谓是东营最好的高中,80%至90%的升学率在全市也是遥遥领先,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广饶一中的门,就摸着了大学的校门。”

  这句话给了广饶一中学生志在必得的勇气,也带来真真切切的压力。贾久祥说,当年广饶一中高三年级有600余名学生,但可以参加高考的只能有300余人,非常残酷,“那个时候高考前还需要先参加一个预选考试,一半左右的学生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取得高中毕业证后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

  为了取得参加高考的资格,也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们可谓拼尽了全力,“我记得那个时候学校小卖部里卖得最火的就是蜡烛。”贾久祥说,很多同学在下了晚自习之后还要秉烛夜读,有的甚至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 现如今,回忆起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贾久祥仍然记忆犹新,“那时虽然缺衣少穿,但是为了实现自己梦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至今仍让我受益。”(记者 马高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