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友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秀美宜居家园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独具魅力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
(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坏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耕地红线、湿地蓝线、生态绿线和开发边界,推动各类区域高效、协调、可持续开发。全力推进水气土污染治理,持续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铁腕治理大气污染,深化区域联防联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抓好市控以上河道流域综合治理、重点行业和企业废水污水深度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维护水生态安全,改善水质和景观。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严控工业污染物排放和农村面源污染,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一批生态工程,构筑环渤海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完成“三年增绿”计划,高标准建设中心城防护林带、沿黄生态林带、沿海基干林带,沿交通干线、河流干渠、基本农田建设生态廊道,让东营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实施湿地修复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统筹推进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创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加强产业、园区、企业循环改造,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强化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生态环境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管理,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产生活,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我们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
四、坚持合作共赢,构筑对外开放高地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推进东营发展,在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增创发展优势,全面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深度融入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推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中韩自贸区建设和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等国际通道建设。推进黄河经济带建设,打造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体发展的桥头堡。加快东营港码头、胜利机场口岸对外开放,加强综合保税区、监管场站、临港临空产业区建设,提升国际展会档次,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平台。
(二)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和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培植新的外贸增长点。制定政策,创新方式,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利用外资成效。支持优势产业产能开展国际间产业链、价值链协作整合,重点引导石油装备、橡胶轮胎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国际并购,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
(三)构建开放发展通道。加快东营港扩建,建成亿吨大港;推进广利港建设,形成以商港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构建海上战略通道。推动沿海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济南——东营城际铁路、黄大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建设和淄东铁路扩能改造,构建集疏运陆上通道。完善提升胜利机场功能,加密航班,增开航线,建成区域性中心空港,构建空中运输通道。
(四)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对照国际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健全完善公平竞争保障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行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信用东营品牌。
五、坚持共建共享,创造和谐美好生活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高满意度。
(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完善工资正常增长与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动以创业带就业。健全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制度,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加大财政支持民生力度,坚持每年办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县区逐步实施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制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发展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树立“大健康”理念,统筹卫生计生、体育健身等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东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运行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重大疾病疫情防治工作。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展养老产业,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三)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平安东营建设。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隐患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坚持用法治规范秩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保障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依法行政,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要矢志不渝地抓好事关人民群众的每一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