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三那年,我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来到法国读书。我就读的里尔中央理工学院位于法国北部诺尔省里尔市郊阿斯克新城,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虽然比起国内一些城市生活节奏要慢一些,但是学业上还是不能放松。在这里读书的两年里,我逛过许多法国著名的景点,也结交过很多要好的外国朋友,但要说这两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法国不同于国内的一些教育方式。
法国的教授往往比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思维比较发散、不拘泥于一种思路的学生经常会得到表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学期,理力课堂上有个男生叫Vincent,他总是在讨论时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解题思路,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跟着他的思路,我开始喜欢上思考这些复杂的难题。在与他熟络之后,我告诉他,其实我的理力学得不是太好,他算是我的半个导师。
另一点就是这里的学校喜欢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特别看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和中国很多大学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的模式是不一样的。之前有一次机械课,老师先发了一个讲义让我们自学,然后将我们分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实际的问题。当时我们分到了机械手臂的制造,我对这方面不是太了解,但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经常熬夜看书学习。之后,教授会要求我们自己做出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并用讲义中的理论来解释实际遇到的现象。我认为,每一位工程师,从理论到仿真,再从仿真到实物,每一步都是一道巨大的坎,也是一步质的飞跃,只有锻炼出了排“bug”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教授是很看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所以分工上也是学生自主安排,这为我们今后在工作中能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奠定了基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教授会让小组成员到讲台上做演示,然后根据每个人的贡献打分,这有效防止了部分同学“划水”,也很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和中国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培养的是通用工程师,从底层的车床焊接,到人员管理公司调配,都要求掌握,所以学习的面会特别广,而国内大部分院校、单位培养的是专职工程师,主要专攻一个方向。其实两者间没有优劣之分,都适应了不同国家的就业形势。
周末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喜欢一个人坐车去巴黎,然后坐在塞纳河畔的咖啡厅,只需要一本书,我就能度过一个舒适的下午。看书看累了就望望窗外,这里和江南水乡的小情小调不同,到处是高大的梧桐树和肃穆的建筑群,苍茫中又带着生机,给人一种追求浪漫的向往。我也是从那时有了喝咖啡的习惯,醇香既使我清醒,又让我回忆起在法国留学时的那种充满阳光的生活。
我现在仍然记得当我搬离里尔的公寓时是多么不舍,我把住了两年的房间每一个边边角角都清理得一尘不染,如同这个干净浪漫的城市,会永远在我心里留下烙印。
(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