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英:掌福执礼的婚礼喜娘
“良辰吉时已到,请执礼者各执其礼,执事者各执其事,婚礼仪式马上开始。”随着司仪的话语,一位身着绣衣红裙的喜娘,自台下缓步上前,端庄优雅地执香祈福。这,就是彭红英,既是守护新人幸福人生开端的执礼者,又是婚俗文化的传承推广者。
热爱传统文化 结缘中式婚礼喜娘
喜娘又被称为中式婚礼执礼,是中国传统婚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仪式中喜娘陪伴新人左右,协助新人完成流程细节。做喜娘不仅要熟悉婚礼的各项流程,而且要形象端庄大方,现场应变力强。做喜娘容易,做一个优秀的喜娘很难。从古代女子服装变迁,执礼礼节到相关民俗知识,从女子基本礼仪包括坐立行走、喝茶、传递物品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到妆容发饰再到乐感培养,要学要练要会的技能很多,说喜娘这个职业是个“杂家”一点也不为过。
五年前,从事婚庆行业的彭红英在外出参加培训时,接触到了中式婚礼。看着身穿传统服饰的喜娘,优雅地执礼时行云流水的动作、端庄持重的表现,爱好传统文化的彭红英对此一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一名优秀的婚礼喜娘,成为了彭红英的理想。
彼时,婚礼的主流还是西式婚礼,中式婚礼场次还比较少,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去学习,很多朋友都说不划算。但是彭红英不为所动,她喜欢喜娘这个职业,喜欢自这个职业中传递出的优雅、温婉和韵味。有着一股子韧劲的她一头扎进学习中,肯努力悟性好,很快就在成为一名优秀喜娘的路上迈开了脚步。
追求完美的幸福执礼人
“都说中国人感情内敛不浪漫,我觉得中国人才是真的浪漫,结两姓之好,缔嬿婉之欢,中式婚礼非常具有仪式感,从服装造型到场景流程上散发出的古典美与优雅韵味是与我们五千年文化传承血脉相连的。”说起中式婚礼,彭红英娓娓道来。
一场婚礼标志着两个人组成家庭,真正地长大成人,重要性自不必说。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婚礼,中式婚礼不同于西式婚礼,对礼仪上要求更端庄严肃一些。而且中式婚礼程序多,礼节繁,这就需要在婚礼彩排时指导好新人的动作礼仪,婚礼现场要及时提醒新人婚礼流程。
“刚开始那会儿做梦都是婚礼,有时会在婚礼之前半夜醒来,从心里默念一遍明天的流程,想清楚注意事项,盘点现场道具是否齐全,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才能再睡。”彭红英说,“我一直都记得一位前辈说过的话,他说,你从事婚庆行业,可能一年做一百场婚礼,每一场婚礼对于你来说只是百分之一,但是对新人来说,这是他一生一次的大事,对他就是百分之百。我们不能以百分之一的心态对待新人百分之百的婚礼。我很受触动,所以在做婚礼时就时时要求自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来配合新人,成就一场完美的婚礼,做一个追求完美的幸福执礼人。”
传承婚俗文化 一直在路上
从事中式婚礼喜娘这一职业后,彭红英就把传承婚俗文化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一有机会就会参与到传统婚礼民俗展演等项目中。2019年城南庙会上,她与司仪带着外国友人体验中式传统婚礼的照片还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中式婚礼现场,喜娘与新娘母亲为新娘盖上盖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选择我们传统的婚礼形式,中式婚礼的仪礼、跪拜不仅是一种流程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中的血脉传承。一场恢弘大气,红火喜庆的中式婚礼能从孝道家庭、成长责任等等方面启迪新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婚礼人,一个中式婚礼喜娘,我们不应该是单纯地帮助新人按流程完成婚礼仪式,我们有责任,通过自己对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让新人以及父母通过一场结两姓之好的婚礼思考一些关于家风、孝道、成长、责任,还有人生的意义。有很多的父母也正是通过婚礼对自己的子女有了新的认识,子女也通过婚礼更加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彭红英说。
彭红英每年都会外出进修,并带领自己的团队参加中式婚礼秀及展演,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婚俗文化。工作之余,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她,经常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学习经典诗词故事,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近几年中式婚礼渐渐多起来了,年轻人也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自信了。”她说,“喜娘掌福执礼,陪伴许多新人走过人生大典,每一场中式婚礼都是一次传统婚俗文化的推广。我作为一名喜娘,更应该为推广婚俗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是的,弘扬传统,传承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 魏玉珠)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