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民生工程使百姓从“有居”变“优居”
过了腊八,年味儿越来越浓。家住垦利区胜坨镇胜利社区二期的李春和一家洋溢着幸福。
2018年秋天,他从低矮的房台村老房子,搬到了新的农村社区,一家人住上了楼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保卫油田建设以及黄河防汛,垦利区5万余名群众响应国家号召,在黄河岸边筑房台、垒土坯。自此长五米、宽三米的土坯房,成为房台村一代人的记忆。
在房台村改造工程启动后,群众陆续从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李春和一家便是其中一家。
搬到新家,雪白光亮的墙壁、干净平整的地面、宽敞的大阳台和卫生间里装好的太阳能……李春和感觉像是在梦境中一样。社区采用集中供暖,既干净卫生又暖和,终于不用再为冬天取暖发愁。
“民以居为安”,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每一个家庭安居乐业、生活和美的承载空间。住有所居、居有所乐,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热切期盼,也是垦利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垦利区每年都会制定“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发展中保障民生,为老百姓织起了住有所居的安全网,让困难群众从危房搬到了新房,让从前的“有居”变成了如今的“优居”,提振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为乡村振兴之路夯实了安居基础。
2018年,垦利区又实施了总投资5.4亿元的宜居安民工程。其中投资4818万元用于燃气村村通补贴;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在2019年,垦利区计划培植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其中,培植省级示范村3个,创建市级示范村18个,区级示范村21个。
房子形态从低矮的平房到“单元楼”再到“电梯房”,建筑不断升级换代。居民住房从紧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住有所居,居有所乐”,人居条件、人居环境、人居品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建设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推动了垦利形象的提升。
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燃气村村通、旱厕改造等改造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垦利区通过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加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全力加速推进,回应着老百姓的期待,有力改善了居住环境,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田鹏飞 张芮)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