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关注东营人读书习惯 社科文学少儿类最受欢迎

关键词:读书日|关注|东营人|读书习惯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也是所有读书人和做书人的“生日”。你读书了吗?你又喜欢看什么样的书?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市民、市中心城区部分书店,了解到不少市民会选择晚上或者周末到图书馆、书店看书,其中人文社科和文学类、少儿类图书最受欢迎。

  社科、文学、少儿类书籍欢迎,买书人逐年增加

  4月22日,记者在东三路新华书城走访发现,购书人群年龄从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应有尽有。

  “之前的书店都是布满密密麻麻的书架,站着或蹲着看书,现在不仅可以享受到优雅的购书环境,还可以舒适的坐下来喝着咖啡看书。”正在选书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除了购买图书,她也时常来参加书店举办的文化活动。新华书城的张景新经理告诉记者,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平时,来书店的人都不在少数,尤其是到了假期,读书购书的更是络绎不绝。该书店的常备书籍品种有四万余种,从购买情况来看,2017年全年的图书销售量为20余万册,其中还不包括教材类书籍。“近两三年的销售量呈递增趋势,每年都会增长,2017年销售额比2016年翻了一翻。”张经理说。他们书店从销售量来看,市民在购买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党建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和少儿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市民的阅读品位得到提升,书香城市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人文社科和时政类图书成为榜单的主流,经典书籍重回大众视野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中心城区书店里购书看书的市民比较喜欢看社科类、文学类和少儿类,县区书店销售除了社科类、文学类和少儿类之外还有农业类的书籍。从销售榜单上看,《中国共产党章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以及与党的十九大相关的书籍均受到市民追捧。

  2017年度我市最畅销的非虚构图书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在2017年8月上市,很短时间内就成为2017年最畅销的非虚构图书。排在非虚构榜单亚军和季军的图书分别是《时间简史(插图本)》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文学类书单中《红岩》位列首位,《东野圭吾作品》和《追风筝的人》在书榜单中排名第二三位。此外少儿类的《笑猫日记》、《米小圈上学记》和《动物小说大全》》《狼王梦》等少儿类图书的排名都列在了少儿类读书的前列。“少儿类图书的销量能长盛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更愿意让小孩阅读纸质图书,更愿意带小孩走进实体书店,体验书香阅读氛围。”张经理说。

  20日,早上九点,记者在东营市图书馆看见,十几名市民陆续前来还书,阅览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市民在看书。在儿童阅览室里有过半是帮自家小孩还书的家长。“平时自己工作比较忙,很少会来图书馆看纸质书,一般都在手机上看电子书,最喜欢看的是小说。不过经常看手机对眼睛不好,所以周末空闲时也会和女儿一起来图书馆看书。”

  读纸质书仍是主流,听书成为新玩法

  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不禁又开始关注读书的话题。那么,信息碎片化时代,东营还在坚持读书吗?大家的读书方式发生怎样新的变化?记者近日通过调查、采访寻找答案。调查发现,约4成受访者每周读书不足1小时,超8成月均读书不超过1本。读纸质书仍是主流,手机读书势头猛,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中小学、大学生的读书量则参差不齐。与家长们对孩子阅读的重视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中青年自己投入读书的时间相对不足。

  记者以实验小学二年级四十个家庭进行了调查问卷,“你喜欢读书吗?”在调查的这四十个家庭中,大家都选择喜欢。 记者了解到,70后、80后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吝啬为孩子买书,小学生们自主的阅读量普遍较高。“读纸质书好,不伤眼睛。”小学生季思睿说,她和同学们一般都是看纸质书。记者发现,学生普遍更喜欢读纸质书,尤其以小学生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家长表示有陪孩子阅读的习惯,在“读纸质书还是手机在线阅读”的问题上,首选的都是纸质书,虽然也有人表示会在手机上看书,但精读还是纸质书。在调查中发现,因为视力不好,或不懂上网,老年人也更喜欢看纸质书,有的老人也下载了听书的相关软件。

  丁女士是个全职妈妈,平时也很爱读书,“我现在每天早晨起来就开始听书,家里的老二今年6岁了,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了,我从去年开始想培养他阅读的习惯,每天睡觉前会抽出十分钟的时间给他读书。平时在家干家务的时候我都能听。”

  37岁的梁先生在银行工作,读书是他生活中必须的一项。2017年,他光读纸质书的量就达30余本,还不算平时手机在线阅读的书,“我是京东图书的资深购买人,每个月都要买买买,除了给孩子购买书以外,我也是每次都会买,除了纸质书外还经常用手机阅读,每年读多少不好统计,因为有时候翻一翻觉得后面的没意思,就放弃了,再看另一本。”

  书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也是休闲方式

  实验小学的董蕾老师除了在图书馆有借书卡外,她也常常来新华书店买书:“我一年读书大概在二十本左右,我喜欢看的书很多,除了专业类、纪实类和文学类的都看。”董蕾说。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也很喜欢看时尚类的图书,但从不会买,因为没有收藏价值,她买的大多是《道德经》等这类比较经典可以珍藏的书。她每个月都会带着孩子到新华书店购买杂志或者绘本,她希望从小就能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每天最放松的时间,就是沉浸在书本里的时候。” 80后的郝好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每个月樊登读书会都会“花儿小院”组织有线下的活动。在“花儿小院”里静静看两至三个小时的书,已经成为郝好的固定消遣。虽然自己是喜欢书,但郝好并不认为爱读书本身有什么特别。她说,“对自己来说,读书就跟看电影打游戏一样,在书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也是一种休闲方式。”

  77岁的孙武林,每天都要从西城坐150路公交车来到东城新华书店来看书,“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一定要先逛逛书店。”2017年年底,孙武林从青海来到东营小女儿家,来到到陌生的城市,闲暇的时间,孙武林几乎都泡在各个书店和图书馆里。“老了读书越来越值得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孙武林看的书涉猎很广,每年的阅读量在二三十本。“虽然买书了在家可以看,但还是不及书店的氛围好,我现在读的这本书已经读了差不多半个月了。” 孙武林在阅读的时候还会进行读书笔记,来东营这近半年的时间,他已经做了有差不多十本读书笔记了。“迷茫的时候,书本能够给人启迪,看到别人的人生,积累一些经验,自己也少走一些弯路。”(记者 李玲)

(责任编辑:周明明)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