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帮扶基层行】三篇“文章”助力荆岭村脱贫致富——市文广新局驻荆岭村下派帮扶工作纪实

关键词:下派帮扶基层行

  2016年底,垦利区垦利街道荆岭村顺利摘掉省定贫困村帽子,全村6户12名省定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荆岭村党支部书记翟向峰说,荆岭村能够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多亏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帮扶工作组的帮助。

  2015年7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帮扶工作组进驻荆岭村开展下派帮扶工作。帮扶以来,工作组结合荆岭村实际,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形成了“一个统领、三个着力”的工作模式,即以“抓党建”为统领,着力做好“脱贫攻坚”、“民生保障”、“文化帮扶”三篇文章,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产业帮扶 打响脱贫攻坚战

  2014年,荆岭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村民以种植水稻、莲藕、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从产业结构看,该村是比较典型的农业村,主要产业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工作组针对荆岭村实际,结合每户具体情况制定了扶贫规划,做到精准扶贫。

  “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无污染,技术可靠,效益明显,收益也稳定。”市文广新局驻荆岭村第一书记段涛告诉记者,经过多方考察,他们认定了光伏发电这条脱贫路子。

  工作组争取各级扶贫资金55万元,分两批次建设了86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预计年收益能达到11万元。“截至2016年底已经发了5万多度电,实现创收5万多元,给我们荆岭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提前完成了贫困户脱贫,村集体创收的任务。”采访中,翟向峰高兴地说。

  同时,工作组积极探索“企业+贫困户”精准帮扶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产业。2015年11月,工作组带领村“两委”及部分贫困户到北京考察黄粉虫养殖项目,并在村内进行试养,经过半年试养,首批幼虫繁殖成功。

  正当试养户为启动资金发愁时,工作组积极联系市内餐饮企业,东营一家亲餐饮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与村里达成协议,决定扶助荆岭村发展黄粉虫养殖项目,提供3000元扶助资金,并研制开发黄粉虫系列特色菜品,实现企业、养殖户双赢。

  王增学作为村里第一个黄粉虫试养人,在试养成功后,把大部分的黄粉虫都分配到了贫困户家里,免费向他们传授养殖经验。今年65岁的贫困户王京水说:“俺年龄大了没办法出去打工,现在村里提供虫苗、技术和销售,俺只负责养,很省事。”

  别小瞧这黄粉虫,村里的养殖户凭借它每年可获得近3千元的收益。目前,荆岭村已逐步形成了光伏发电托底保脱贫,特色产业“造血”谋发展,爱心企业助力保效益的脱贫模式。

  设施帮扶 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多年来,荆岭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拿不出钱来建设村内基础设施,村内道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为此,工作组借势乡村文明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多方争取资金110万元,帮助荆岭村新建通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粉刷墙壁,铺设花砖,修建地沟。王增学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俺们村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变化。”

  2016年12月,翟向锋搬进了崭新的文化大院。“村委大院是以前的老学校,20多年的老房子到处漏雨,抬头就能看到天。”看到此情形,工作组决定先为荆岭村新建一处文化大院,由单位、帮扶企业筹措资金50万元,在村委大院原址上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大院建成后,村‘两委’办公有了新场所,组织群众学习、培训有了新场所。村民来的次数也多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坐一坐。”翟向锋说。

  入驻以来,工作组实施村居亮化工程,筹集资金近11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为帮扶村协调争取两个自然村同时进行电网改造,投资近50万元,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文化帮扶 全力帮扶谱新篇

  工作组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以我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精心打造了五个文化帮扶项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进荆岭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各类惠民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工作组还在村里筹划建设了黄河口悦读书社,使得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工作组多方争取物资、资金,建设文体广场,并购置了台球桌、棋牌桌、电脑、打印机、篮球架等文体器材。为丰富农家书屋内容,工作组联系开展“送图书进村”活动,为荆岭村筹集了价值4万元的图书。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借助自身职能,结合东营市“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先后多次在帮扶村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市演艺公司等专业演出团体,利用流动演出车、乡村剧场,结合本土庄户剧团、艺术团体,为帮扶村打造几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邀请市文化馆专业艺术人才队伍,定点对帮扶村及附近村居的文艺爱好者、文艺骨干,开展广场舞、美术、摄影、乐器、歌曲等文艺辅导培训,培养乡村文艺骨干,发挥其文艺带头作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在荆岭村,帮扶工作组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以“让自己有最大成就感,让百姓有最大获得感”为理念,让荆岭村乡村面貌发生改变,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记者 李言心)

(责任编辑:刘洁宁)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