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释放发展新动能!东营市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关键词:

  “关键时刻雪中送炭,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接过复工用的防疫物资,东营万事达油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向复工服务队队员表达了感谢。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是做好精准文章。面对疫情对工业运行带来的冲击,市委、市政府着眼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瞄准痛点、靶向发力,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加速释放发展动能。为企业送去防疫物资是我市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的一个生动案例。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调拨口罩521.4万只,消毒液、防护服等防控物资也及时送至企业手中。

  原材料缺乏、生产设备不到位……疫情期间,一系列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因素不断出现,我市积极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畅通购销渠道。红星劳保用品公司是我市一家劳保防护口罩生产企业,设备和原材料缺乏使他们难以正常继续生产,相关部门立即联系协调解决生产器材、设备,协调浙江供货商为其解决熔喷布等原材料供应,解决了企业复工原材料问题。他们还协调诺尔生物、科鲁尔化学加大生产负荷,畅通丙烯腈等原材料供应;协调山东宏旭下游重要客户山东日科集团复工复产,缓解其产品库存难题。

  针对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我市实施精准差异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重点企业运行,为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新增授信1.4亿元,发放贷款1.1亿元,为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企业办理贷款展期12.88亿元、续贷51.05亿元。为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还组建了81支辅导队,结对辅导1049家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落实、咨询指导服务、融资策划协调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新项目不能停,员工缺口大,但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招聘困难。”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说。得知这一情况,服务队成员立即帮企业在人社一体化系统发布招聘信息解决招人难题。我市开通“东营智慧人社APP”等网上信息渠道,实行“一企一专员”帮企业解决用工引才难题,现已对接企业1907家、帮助提交用工需求企业337家、需求人员9425人。在落实省有关政策基础上,对“四上企业”、市级重大项目、市级重点工程复工吸纳员工,以及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东营企业招聘员工的,按不同标准给予补贴。针对省外员工返岗难,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对自行通过公共交通等方式来东营就业的,车票费用全额补贴。同时采用财政补贴、专车“点对点”接人方式,帮企业接送员工。

  针对部分企业工艺装备落后、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我市制定《关于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梳理技术改造和人工智能“两张项目单子”,抢占产业变革“新风口”。聚焦“千企技改”工程,每年拿出3亿元,利用3年时间滚动实施1000项技术改造项目。围绕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组织梳理9大行业智能提升工程重点任务,逐项研究细化智能培训、专业诊断、智能改造等措施。同时,开展项目开工调研,帮企业协调解决重大装备设施运输、外地技术骨干返岗、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困难。截至目前,我市8个省重大建设项目、14个2020年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0个“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已全部开工。

(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周明明)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