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集镇:疏堵并重让禁烧不再难

关键词:

  “没想到地里的废秸秆还能卖钱,既响应国家号召,又平添一笔收入。”近日,垦利区董集镇车宫村村民车新平将秸秆打包送到了村合作社,拿着一沓崭新的钱,车新平高兴得合不拢嘴。

  车新平所说的好办法是董集镇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而收来的秸秆将供给国能垦利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作为发电原料。秸秆禁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秸秆找新出路是解决禁烧问题的关键,董集镇连打综合利用三张牌,把秸秆资源转化为真金白银。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秸秆发电是目前秸秆优化利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董集镇率先与国能垦利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合作社收储秸秆,再统一送至发电厂发电,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利用途径多了,自然就没有焚烧的了。董集镇不仅加快推进秸秆直接利用步伐,更是在秸秆深加工道路上不停追新。他们探索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在春耕、夏种时节引导农户为华澳大地新六产项目提供青贮原料。鼓励党支部领办草编合作社考察学习秸秆草编项目,拓宽秸秆再利用途径。通过多种方式的强化推进,董集镇逐步串起了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秸秆绿色产业链”。

  不仅在“疏”上动脑筋,在“堵”上更是下苦功。董集镇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原则,以“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为目标,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执法检查力度和宣传引导力度,全面禁止秸秆、柴草垃圾等露天焚烧。

  董集镇迅速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村管理、源头控制、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禁烧网格责任体系。组建镇应急救援队和33支村级灭火小分队,统筹各级消防力量,确保一旦发现火灾苗头快速组织扑救。

  禁烧工作中,充分利用新技术,运用包含230个摄像头、7处高温瞭望的天眼系统、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形成“人防”+“机防”、“空间”+“地面”的一体化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辖区全领域的实时监控、即时监控、动态监控和不间断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上报火苗、冒烟现象,全力消除火灾隐患。

  同时,通过干部动起来、条幅挂起来、喇叭响起来、车辆巡起来、短信发起来、微信转起来等加大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露天焚烧秸秆的法律责任等的宣传力度,形成了秸秆禁烧综合利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周明明)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