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河口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小甘薯让百姓日子更甘甜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不误农时抓春耕,日前在河口区义和镇北大屋村的甘薯种植片区,土地整平机正连续工作。地头上,河口区慧海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慧乐呵呵地介绍:“去年,我们种的甘薯产量和效益都不错。今年,就扩大了种植面积,让更多老百姓从种甘薯里尝到甜头。”

  2019年,慧海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在“锦绣河口·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200亩“甘薯机械化结合双色膜下微灌”技术试验示范,年底甘薯喜获丰收,百姓喜上眉梢。今年,合作社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并在去年31个对比实验基础上选定“济26”“龙九”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探索河口区甘薯产业发展路子。“甘薯苗、地膜、滴灌带、肥料等物资,咱区农业农村局都帮忙联系好了,这两天就运到!”李慧忙前忙后、干劲十足。

  “今年,山东农科所的‘地瓜皇后’王庆美研究员与我区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我区建立‘国家甘薯产业体系示范园’及‘山东农科所甘薯示范基地’,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进行甘薯种植试验示范,实现甘薯规模化栽培、现代化管理、机械化作业,走稳走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志信心满满。目前,试验基地引进了起垄施肥覆膜铺设滴管带一体机、中耕机、甘薯收获机等配套机具,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奏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不仅要干好,还要干出特色。”王洪志介绍,为了走出河口区农业产业发展特色,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下足了功夫。工作人员先后到河北甘薯生产基地、济宁育苗基地等地开展考察,聘请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所的专家进行指导。结合河口区甘薯种植育苗户等群体需求,专家检测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并在此前提下设计了栽植方案,进行了肥料配比。最终,工作人员选定了适合河口区栽植并经济效益良好的甘薯品种,又联系好了合适的地膜和滴灌带,还帮助种植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实现全程指导。“甘薯甜,百姓日子会更甜。”李慧的话语里充满了期待。

(记者 郑靖靖)

(责任编辑:李梦瑶)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