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出台10条"硬核"政策!"真金白银"助力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就业
为保障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企业就业,2月19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印发了《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东人社字[2020]24号),对企业多途径招录新员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多形式开展职业介绍、市外务工人员多渠道来东营就业等给予资金支持,全力推动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含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复工复产。以下是具体政策:
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就业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稳就业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发﹝2020﹞5号)规定要求,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含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下同)复工复产,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保障市外务工人员(含科技人才、大学生,下同)来东营企业就业,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企业多途径招录新员工
1.支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四上企业”、市级重大项目、市级重点工程复工复产,对2020年2月10日起一个月内复工新吸纳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每新吸纳1人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其中,新吸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人才、主导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时间放宽至疫情结束后三个月。
2.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大“双招双引”激励政策落实力度。对企业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人才补贴。对非“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和我市急需紧缺专科(技工类院校高级工以上参照专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600元人才补贴。主导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引进我市急需紧缺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6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1000元人才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或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3.鼓励大学生来东营参加实习见习。对吸纳在校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企业,按每人每月1000元,给予实习实训补贴。将就业见习补贴标准提高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满3个月后,用人单位可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并继续享受就业见习补贴。
4.鼓励企业通过“人社一体化系统企业端”、“东营市人社局公共招聘”微信小程序、“东营智慧人社APP”、“东营市就业创业服务联盟”网站等途径,实时发布用工需求;引导广大市外劳动者通过以上信息化求职渠道了解东营用工政策,登记求职信息,主动联系企业求职就业,精准做好供需对接匹配工作。
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多形式开展职业介绍
5.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东营企业招聘职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一次引进5人及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不足5人且符合国家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的,按规定给予每人12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一次引进20人及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6.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入的,参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补助政策执行。
三、支持市外务工人员多渠道来东营就业
7.鼓励专车、包车接送,对用工企业通过包车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市外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每车接送市外务工人员须达到5人及以上),给予全额补助。
8.给予自行来东营就业人员交通补贴,对2020年2月10日起一个月以内,通过铁路列车、客运汽车方式来东营的市外务工人员,车票费用全额补贴,由用工企业统一办理申领手续。
9.鼓励企业通过网上招聘等渠道,大力招聘科技人才。对科技人才返岗以及企业新引进的科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在交通、防疫、食宿、就医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的周到服务。企业要落实服务专员制度,为科技人才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切实帮助科技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在东营就业发展。
10.各县区、开发区要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服务,引导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前在当地办好健康通行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的健康、安全、薪酬、社保等劳动权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对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在岗培训等措施稳定工作岗位。
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到一级响应解除之日止(国家和省、市有明确规定的除外)。中央、省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东营市遵照执行,以上财政补贴政策与其他人才政策不重复享受。
本文件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