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历史文化名人|吕致斋、吕乙亭父子为革命奉献一生

关键词:

  广饶县大王镇有个吕庄村,像刘集村一样,这里也曾是革命故地。革命烈士吕致斋、吕乙亭父子就出自这一村庄。这对父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同志,他们曾卖田地办学育人、组织武装,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在传奇式的戎马生涯中曾一时声激群情,威慑敌胆。

  在日寇侵华、国土沦陷、民族危亡之际,吕致斋全家男女老少七人毅然抛家奋勇奔赴抗战前线。在吕家的影响下,宋家(宋彩凤)全家男女老少十一口人,奋勇并肩投入到抗战洪流中。当时两家十八口人参战,牺牲四人。四边县委授予吕致斋家为“抗战模范家庭”称号。

吕致斋

  吕致斋:变卖家产支持革命

  吕致斋(1897—1940),原名吕中和,字致斋。1897年8月出生于广饶县吕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在家乡读私塾,后考上济南“正谊中学”。在济南,他目睹了韩(复榘)张(宗昌)大战,人民遭受涂炭的黑暗现状,心情非常苦闷,感到救国救民的抱负难以施展。恰逢其母病故,便辍学回到家乡。

  吕致斋回乡时,正值广饶县大王一带革命星火燃起。他结识了共产党员刘奎文、董直夫两人,他们给吕致斋传授革命的思想,宣传新文化。在两人的启发下,吕致斋的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1930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卖地办学

  1931年春,吕致斋为吸引和培养革命青年,慷慨卖掉自家的70亩好耕地,办起了“吕庄大寺小学”。他还四处奔波,聘请了一批既有新思想,又有教学能力的老先生和青年任教,亲任校长。他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常讲国家形势、民族危难,教育学生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要以民族大业为重,为大众谋福利。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办得生动、活泼,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要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在利用合法身份办学育人的同时,还秘密为党提供活动场所,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严守党的秘密

  1932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后,广饶县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党反动当局到处缉捕共产党人。11月,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犯”为借口将吕致斋逮捕。在狱中,吕致斋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但他始终保守党的秘密,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1933年,敌人因从吕致斋口中得不到什么东西,又加其儿子吕乙亭通过一些上层关系疏通,吕致斋被取保获释。

  以经商为名找到党组织

  吕致斋出狱后,怀着急切的心情,通过各种形式到处找党组织,由于当时广饶县、临淄县一带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始终没有与党组织联系上。但他崇高的信仰并没有泯灭,革命的信念十分坚定。后来,他筹措资金,以经商为名,到济南寻找党组织。但此时中共山东省委遭到破坏,已迁往青岛去了。吕致斋在济南没有找到党组织,他又南下江西寻找红军。在江西,他曾冲过封锁线,多次和红军联系,都因无组织介绍信而落空。后来,他辗转到了上海、青岛等地,继续寻找党组织。直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才在家乡与鲁东工委取得联系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投身武装斗争

  1938年1月,遵照中共鲁东工委指示,吕致斋等人组织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后遭坏人破坏,部队解体。吕致斋又率领九支队一部编入寿光县八支队,任中队长。

  1939年5月,吕致斋调任中共广饶县委军事部部长,县大队队长。此期间,他带领县大队,机动灵活地给敌人以深重打击。是年冬,他又去八路军鲁南八支队,随部队转战南北。

  1940年,八支队“肃托(肃清托派)”,吕致斋在沂水被错杀,时年43岁。1985年11月,中共广饶县委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吕乙亭

吕乙亭:驰骋齐鲁大地令敌人闻风丧胆

  吕乙亭(1915—1939),原名吕东甲,是吕致斋的长子,也是儿女中最早追随吕致斋革命足迹的一个。在父亲吕致斋的影响下,吕乙亭从小就受到了一些进步思想的熏陶,勤奋好学,性格直爽,立志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奋斗终生。

  1931年,吕乙亭考入广饶县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他以学生代表的身份挺身而出,组织进步同学参加军训,他和其他学生一起,组织集会、游行、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3年,吕乙亭被选为广饶县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他更是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广泛阅读兵书战策,一边努力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一年后,他中学毕业,考入益都省立第四师范。1935年2月,由董直夫、李春荣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中共广饶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正在济宁乡农学校接受军事训练的吕乙亭,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回到家乡广饶,担任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军事教练。后因九支队受挫,又被派往临淄县任第三大队第二中队队长。

  1938年春节,吕乙亭配合李人凤带领的抗日武装,乘敌人过节之机,出其不意地消灭了敌人,缴获了大量武器。6月,吕乙亭参加了李人凤领导的临淄抗日武装三大队,任中队长。后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吕乙亭先后任二营四连连长、三营营长。他在抗日战争中逐渐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干部,他驰骋于鲁北、鲁东一带,作战100余次,敌人闻风丧胆。当地群众编成顺口溜称赞道:“盼八路,迎乙亭,乙亭来了得太平”。

  1939年3月27日,清河区军队和地方领导62人,到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吕乙亭奉命带领两个连前往护送。30日清晨到达淄川太河镇,遭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部队第五纵队秦启荣部的伏击,吕乙亭中弹光荣牺牲。时年24岁。

  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广饶县1948年将广饶二区更名为乙亭区。1990年广饶县在吕乙亭墓前立了一座吕乙亭烈士纪念碑。2007年,大王镇为吕乙亭烈士墓修建了墓地围墙。

  相关地点:吕庄南宅

  吕致斋旧居,俗称南宅子,是广饶县遐尔闻名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建筑庭院。

  吕家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曾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在古乐安(今广饶)享有很高的声誉。南宅建于明朝末年,整个庭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组成,自北向南,有大门、二门、正房、耳房、厨房、大客厅、台屋、楼房、花园、工具磨坊等建筑。俯视犹如一只巨船。

  吕致斋与儿子吕乙亭先后投身革命。为给革命活动提供食宿和活动经费,南宅遂成为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秘密活动中心。刘良才、焦月如、门金甲、马保三等著名共产党人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南宅一度被称为“八路窝子”,多次遭到敌人的搜查和洗劫、焚烧。

  1931年,吕致斋卖掉70亩田地,办起了“吕庄大寺小学”,亲任校长,聘请一批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和老先生任教,吸引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同时为党提供了从事地下活动场所。1937年他又卖掉18亩田地,将所得的800块银元用于购买军火,与延春城、任圣符等一起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抗战期间当地的多次战斗和重大活动都在南宅进行策划和指挥。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南宅子又献出部分田地及家产分给劳苦大众。

  除吕乙亭外,吕致斋的其他四个子女也都奔赴了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2年,集市由孟集迁至吕庄村,南宅子献出三间靠街房作为农村供销社门市部。大院作为基干民兵会议和训练的场所。楼房为办公室,大厅作为公社、管区政府的办公场所,至1976年为止。几十年来,风雨剥蚀,房屋破损,修葺量大,财力匮乏,致使多栋房屋建筑相继倒塌。1986年吕庄村实行村庄整体规划,只有三间东屋保留下来。

  2008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吕致斋之孙吕国庆筹措资金,对这三间明清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修补。2011年广饶县府在此立了一座“吕致斋旧居”纪念碑。

  (记者 李红佳 通讯员 李文华整理)

  (资料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广饶县大王镇提供)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