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利津县: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增强“造血”能力
走进利津街道綦家夹河村,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大棚格外抢眼,前来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过去我们村以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为主,人均耕地较少,自从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村成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个、草莓采摘大棚20个、稀有林果园区280亩,顺利摘掉了‘穷帽子’,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党支部书记杨振河高兴地说道。
利津县不断探索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要求,在39个省、市定贫困村实施了50个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产业扶贫项目,涵盖特色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有效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长期收益。
扶贫连片开发成为群众脱贫新路子。该县抓住打造黄河生态经济带的机遇,重点打造沿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和汀罗镇陈家方万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其中,总投资2118万元实施沿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沿黄河自北宋镇佟家村至陈庄镇临河村,对沿黄滩区水利灌排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在北宋镇、利津街道等5个沿黄乡镇发展沿黄特色农业,加强滩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及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带动沿黄周边3个贫困村,107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总计划投资2090万元实施汀罗镇陈家方“上农下渔”提质建设项目,项目区总面积14565亩,规划新建泵站、桥涵等水工建筑物、新建水泥混凝土路、开挖清淤沟渠,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实现滩区贫困村脱贫致富。
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脱贫生力军。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少、规模小、销售难、收入低等瓶颈问题,采取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经营主体的增收带动能力。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在坚持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筛选市场前景好、运行状况良好的经营主体,把财政扶贫资金量化为经营主体资产股权。签订固定分红协议,贫困户、贫困村按股权长期享有每年10%左右的投资收益,防止贫困户返贫。目前已投资860万元,实施入股分红项目37个。
光伏扶贫为贫困户实现“阳光增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呈“插花式”分布的特点,对省定贫困村在村内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而对零散分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则在乡镇建设集中式电站。项目收益资金采取专账管理、专款使用,除可提取适当管理费用、维护费用外,剩余收益用于建立扶贫补助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但收入仍不稳定的贫困人口收入达到市定贫困线标准以上。目前已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31.6万元,先后并网发电光伏扶贫项目36个,总装机规模近3000千瓦。据测算,这些项目可实现全县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4万元左右,成为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最主要的支撑。(记者 李长莲 通讯员 王桂芝)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