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水产养殖搭上“科技快车”

关键词:利津|水产|养殖

  东营网讯 “原本秋冬季节是花鲈的自然繁殖期,人工环境下鱼苗越冬的成本高,使得北方缺少花鲈的全人工繁育体系。大部分花鲈养殖只能捞取自然鱼苗,造成了海洋鱼类资源的破坏。现在我们通过对亲鱼养殖环境的精确调控,成功使花鲈产卵延后到1月份,解决了野生花鲈的人工繁育问题。如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每年2100万尾的花鲈育苗规模,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花鲈人工繁育基地。”10月12日,在利津县双瀛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基地,车间主任徐扬涛高兴地介绍说。

  今年8月,双瀛水产的“花鲈全人工繁育与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通过了山东省星火计划的验收,实现了北方花鲈人工繁育从无到有的突破,成为又一项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实用技术。这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双瀛水产和中国海洋大学的深入合作。2014年,在县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双瀛水产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水产学科教学科研与技术应用基地,在品种繁育、亲鱼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今年5月,双瀛水产公司又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先后有博士生及研究生30余人在此学习,开展了花鲈、许氏平鮋等品种的环境因素研究、家系鱼培养、亲鱼培育等科研项目。通过博士工作站,海洋大学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地为双瀛水产提供技术指导,成为了校企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双瀛水产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院所合作,实施了半滑舌鳎亲鱼繁殖、花鲈人工繁育、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双翅尾沙蚕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是5174万元,而这些科研项目预计带来的销售额就有3100万元,科学技术不愧为第一生产力。”徐杨涛深有感触地说道。利津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产学研结合,重点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帮助56家企业与84所高校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转化科技成果6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1项。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3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13家。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王春河博士、青岛科技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黄河三角洲学者贺爱华等专家26名。科研平台正逐步发展成为企业与高校院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平台,为企业铺平了科技创新的快车道。(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李伟伟 孙超)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