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戏、抬花杠、大洪拳……看看山东非遗模范传承人都有谁

关键词:非遗|模范|传承人

  2016年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是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遗日期间,我省公布了2016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比如,陈官短穗花鼓,在东营市广饶县一带流传甚广,已有百年历史。非遗传承人张兰青是陈官短穗花鼓的第三代传人。为把这一舞蹈技艺发展传承,张兰青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授徒传艺,组织成立了少儿短穗花鼓队,目前她已有30多个小徒弟。张兰青已经将短穗花鼓技艺引进校园,免费为学生传授,这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艺术成为了学校特色教育课程。

  据统计,我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778项,县级名录7513项。我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2名,省级传承人297名,市级传承人1820名,县级传承人4339名。

  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坚持立足我省实际,坚持非遗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逐步摸索和形成了非遗保护的“山东模式”。其中,非遗生产性保护又成亮点,众多非遗项目转化成为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拉动了文化扶贫,同时也让非遗走向普通群众增强了传承的活力。

  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目前我省共有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山东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这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同时也是我省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我省共有28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06万个,年营业收入934.35亿元,利税106.6亿元,从业人员267余万人。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