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帮扶基层行】“俺给第一书记打满分”——市纪委驻劳家村下派帮扶工作纪实
本网记者 李怀苹
东营区史口镇劳家村,有着千年的蔬菜种植历史。过去,村民家家户户种菜,但因技术落后、分散运营,村民收益并不高。
2013年6月,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后,改变菜农传统的种植思维,引进蔬菜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建起了蔬菜温室基地,发展起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劳家村变了模样!
这位书记就是市纪委驻劳家村第一书记朱海龙。2013年初夏,他以市纪委下派帮扶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劳家村,在这里一待已近四年。
刚来时村民为他捏了一把汗
村内无集体经济和公共资源、几乎全是土路、垃圾遍地、百呼无应……驻村第一书记朱海龙刚来,一个“穷、乱、散”的劳家村摆在他面前。
“当时,我们都没有在意这个下派干部,心想他不过是来这里‘镀镀金’,肯定过两年就走了。”村民们大都这样认为。
后来村民发现,这个驻村干部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一来就扎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疾苦、话发展。不到一个月,他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个遍。
面对基础设施落后的劳家村,朱海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四处奔波,分三批争取到了40万元资金,谁也没想到,就用这些钱,他把全村道路修到了“户户通”。接着又填埋了臭气熏天的垃圾湾,建起了文化广场,而这个外人眼里至少需要50万元的广场,实际用了不到20万元。后期,先后建设了400多平方米的新文化大院,2600平方米的文化旅游接待中心。
几年来,他四处奔波,跑下了卫生室、自来水改造、路灯、村电改造、扬水站、老年幸福院、公共直饮水等20多个民生项目,跑遍了40多个相关部门单位,联系了上百家各类企业、社团……有人问他:“这样你不累?”他说:“为了群众做点实事,再累也值得。”
“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变化,再看看现在的劳家村,这些变化是咋来的?朱书记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呢。”说起对朱海龙的感受,村民劳崇岭打开了话匣子,“农村工作是最难做的,朱书记刚来时,我们确实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朱书记一来就为我们垫坑、修路,为老百姓办真事、办实事,我们打心眼里认可了这个书记。”
“真是给俺们村出了大力气了”
记者见到朱海龙时,他正在村东蔬菜温室基地里和村民探讨早春葡萄的春季田间管理问题。“这几天就可以用这个生物肥了,一亩地用1到2瓶,不仅能增加葡萄产量,还能改良土壤。”朱海龙向村民们讲解着蔬菜、水果种植技术,俨然成了一名种菜专家。“这专家的称号假不了,朱书记带领俺们去寿光学习就不下20次了。”种了近20年蔬菜的村民张霞告诉记者。
劳家村是传统蔬菜种植村,村内85%以上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但收入并不高。驻村之初,朱海龙召开了七次村民代表大会,议题是讨论如何增收致富。虽然劳家村是种菜大村,但是冬天蔬菜销售困难一直是解决不了的大问题。下派工作组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
他争取多方扶持建设了包括19栋阴阳型温室、34栋钢结构大拱棚的产业示范基地;他找到市首席蔬菜专家担任村庄蔬菜种植户的长期技术指导;他引进企业在村里流转了10亩地,建起了东营区规模最大的单体薄膜连栋温室、全市第一家早春葡萄种植基地;他在全市首次立项建设了农光互补蔬菜大棚,通过村企共建实现村集体经济破壳,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市90多个帮扶村;为解决蔬菜销售问题,他联系蓝海企业,签订了无公害蔬菜收购协议……
通过一系列措施,劳家村蔬菜产品大幅度增值,普通露天菜增值50%以上,温室品牌蔬菜增值300%以上,菜农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仅两年时间,村里就涌现种菜大户20多户,户均年纯收入突破10万元……朱海龙为劳家村趟出了一条长效帮扶的道路。
“四年前朱书记来的时候白白净净的,现在再看他又土又黑,真是给俺们村出了大力气了。”谈起朱海龙,劳家村党支部书记商光彩说起了他自身的变化。
你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把你当家人
2015年,朱海龙两年下派任务到期,本该可以回到城市工作的他在村民的殷切盼望中,毅然决定留下再干一届,只为把未竟的事业干完,让劳家村再上个台阶,也带动附近村庄片区变个样。
“要是能打分的话,俺给第一书记打满分。去年9月份一直到年底,他几乎天天在村里,没休过一个周末。俺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撵他回家。”村民商国庆说。在他的印象中,朱海龙帮助过多少村民,做过多少次济危扶困他已记不清,可在劳家村村民的印象里,有困难就找第一书记却已深入人心。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朱海龙却从来不把“村”作为工作界限,希望能为周边群众做点事,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市直第十八批下派以来,我市适时作出了区域帮扶的战略部署。朱海龙第一个响应,牵头组织帮扶“战友”们群策群力,制订了史口镇“七星乐”休闲农业暨乡村旅游统一规划,结合生家村、刘董村葡萄基地,刘营村、张店村、徐家村和林家村水产基地,加上广蒲沟沿岸500米林带,打造菜、果、水、林一体化综合性农业文化体验区。他在全市率先提出村级投资、镇级集中建设的光伏扶贫方案,建设了1034KW光伏集中扶贫电站,年可收入150万元以上,为全镇228个贫困户、7个村庄建立了长达25年的扶贫资金保障。
如今,帮扶村庄变了样儿,群众的日子蒸蒸日上。朱海龙走到哪里,大伙儿都会一眼认出他,称他是“大伙儿的好书记”。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