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学校30多学生办理的“助学金”变成网络贷款

关键词:济南|学生|助学金|网络贷款

  近日,多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学生投诉称,他们在一位自称本校老师的劝说下,本想申请办理“贫困助学金”,没想到在缴纳了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录了相关视频后,被从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参与学生有30多人,每人被贷款2万左右,最终每人只收到300块钱。

  目前,算上本金,再加上逾期费用,现在总计金额已经达到80多万元。快过年了,学生们被各种催款电话困扰。说好的助学金咋变成了贷款?2万元怎么最后变成了300元?记者进行了调查。

  因为同学介绍的才没多疑

  办理机构叫助学服务中心

  2016年清明节前后,根据要求,他们从彩石镇分批来到了历山北路的丽德大厦,接待机构名为大学生助学服务中心。办理了手机实名卡,缴纳了学生证、身份证等信息,还按照要求录了一段视频,统一交了上去。

  相关程序办完一段时间后,有学生收到了300元,说是分批下发的助学金的一部分,后来说好的助学金没有再继续下发,直到2016年10月份左右,他们陆续收到了各种催债电话。

  学生们称,直到这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申请的贫困助学金,实际为小额贷款。每个学生从名校贷,人人分期,优分期等多个贷款平台申请了贷款,每个人贷款总额度在两万元左右,参与人数为30多人。

  无缘无故背负上了两万元的债务,徐杰等人每天都被各种催债中。“借贷平台一会说法务部起诉我们,一会联系我们的家人,一会到学校的贴吧等张贴我们的个人信息……”不胜其扰的他们先是找到了介绍他们申请助学金的聂姓同学,但是聂姓同学对这件事情也是一问三不知。

  记者调查

  助学中心其实是放贷平台

  学校回应

  后来他们又去学校找张勋,这才知道,张勋已经于2015年12月份从学校离职,而且张勋是保卫处的教职工,并非总务处的。

  这大学生助学服务中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1月4日记者来到丽德大厦进行寻找,这家服务中心大门紧锁。记者联系上了学生口中的张勋老师,他告诉记者,这家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各大网络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并且还可以从多个平台上进行贷款,最高的额度能达到两万多元。

  贷款出来的钱,没有到学生的手里,这个服务中心究竟拿钱干什么去了?张勋说是“投资理财”,这家服务中心拿着学生们贷款的钱继续放贷,而整个公司负责给学生们还贷款和利息。“前期还款挺正常的,后来服务中心运营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学生贷款的逾期现象。”

  对于目前身在何处,张勋表示,目前自己人在泰安,一直和该服务中心的在一起,目的是寸步不离,盯着这服务中心的人员,并要求他们按照协议,尽快给学生们把钱给还上。对于被贷款学生的指控,张勋全部进行了否认,认为自己不存在任何欺诈的行为,出现问题的是这家服务中心,他正在积极帮忙协调。

  “老师”早已离职,自行协调

  据同学们反映,事发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报告给了班主任,并且班主任将相关的事情汇报了学校领导,而各个班级也口头传达了,不准学生再参与此类助学金贷款申请的事情。

  事发之后,学生们表示,曾经去找过学校的领导,但是学校表示,这是张勋个人的行为,而张勋早已经从学校辞职,与学校没有关系,建议学生们找张勋协商处理这件事情。

  而事发之后这些被贷款的学生集体去丽德大厦所在的辖区黄台派出所报了警,据学生们反映,最后派出所认为双方是经济纠纷,建议协商解决,没有进行相关的立案。

  学生们的说法,也到了张勋的证实。张勋告诉记者,学生报警之后他们也曾到派出所去说明相关的情况,并拿出了学生们录的视频等,证明学生是自愿贷款的,不存在欺诈的行为。最后还写了欠条,承诺尽快帮助学生补上贷款,最后警方没有进行立案。(生活日报记者 郑希平)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