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把路修到百姓的心坎上

关键词:记者在现场|百姓|心坎

  新修的滩区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记者 王敏 报道

  “这条路终于修好了,俺村种了400亩大棚,白菜、菠菜、西瓜都有,从10月份一直到明年1月份都要去北岭菜市场卖菜。以前路没修的时候,拉菜的车都不敢从这条路上走,都是走黄河大坝或绕到镇上,得走一个小时。现在可好了,半个小时就能到市场,光油钱一趟就能省下10块钱哩。”近日,在利津县盐窝镇新合南村,村民田凤兰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高兴地告诉记者。

  田凤兰所说的这条路叫新蒋路,是利津县今年新修建的“四好农村路”其中一条,位于盐窝镇,连接新董村和蒋河村,与顺和浮桥连接线交汇,全长8.5公里,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连接着沿线新合南村、夹河村、南十村等十几个村庄。

  “原先,只解决了通硬化路的问题,虽然通却不能达到畅达,今年,县里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盐窝镇、陈庄镇、明集乡、凤凰城街道等4个乡镇(街道),按照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这‘四好’的目标严格落实,共计投资6699万元,改造提升乡道34.2公里,将原来的断头路全部打通。”利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巴斌介绍道。

  为使滩区百姓脱贫致富,利津县实施黄河生态经济带道路建设工程,坚持产业跟着道路走、道路围绕产业建,构建园区大通道、旅游大环线,为发展沿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黄河生态经济带道路建设工程涉及4个乡镇(街道),修建滩区道路38.6公里,投资8900万元。为建设好滩区路,去年6月2日,对黄河滩区道路进行摸排,能开车的地方就开车,不能开车的地方就步行,我们花了9天时间跑遍了滩区的每一条路。回来后,又用了5天时间做出详细的道路框架。”巴斌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春节前后,我们徒步近50公里,从北宋镇丁家控岛走到陈庄镇一号渡口路,详细了解沿黄道路的具体情况和产业布局,因为公路建设‘开弓没有回头箭’,建一次就要建成产业兴旺路。”

  据了解,该县“四好农村路”、黄河生态经济带道路已于9月底全部竣工通车,成为全市率先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的县区,而且成功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随着道路的四通八达,城乡之间的沟通也密切了起来。截至目前,利津县新开通10条城乡客运线路,城乡公交线路从以前的21条增加到了31条,设立120个站点,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交车,打通了城乡公交的“最后一公里”。

  一条路的建设,不仅带动了一个村产业的发展,而且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李天卫是盐窝镇新合南村的老支书,他感触颇深:“这条路坑坑洼洼十几年了,公交车进不来,村民出不去,现在路修好了,也通公交车、校车了,在村口就能坐上车,去镇上、去县城都太方便了。”(记者 王敏 通讯员 任万帅)

  记者感言

  走在新修好的新蒋路上,两旁盖满了蔬菜大棚,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菜农全部的经济来源。早前道路不通,只能就近卖菜,价钱上不去,丰产不丰收,随着道路不断修缮,把路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个状况大有改观,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方便的是百姓生活,提升的是乡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