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妇女生活更美梦想更绚——妇女发展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让广大妇女生活更美梦想更绚——妇女发展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
发展离不开妇女,发展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
中国妇女十一大以来,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以扎实的工作,不断增进广大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业创新 助力梦想
今年9月,主题为“汇聚巾帼力量,助力湾区建设”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创新创业大赛在珠海横琴正式启动。这场旨在为优秀女性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的比赛,成为近年来妇联组织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的一个缩影。
让创业少一些艰辛,让梦想早一天实现。
全国妇联于2015年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引导广大妇女增强创业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投身“双创”实践。
一场场创业创新大赛陆续开展,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创业女性插上梦想的翅膀。2017年9月20日,杭州,首届中国妇女创业创新大赛上,总决赛选手们的项目演示赢得阵阵掌声。最终,获奖项目受到了30余家创投机构、10多亿元资金的青睐。
不仅是创业,在各行业各领域,妇女发展成绩斐然——
更高的比例,见证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由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女代表的比例为历届最高,达24.9%。十三届全国政协女委员人数占委员总数比例为20.4%,比上届提高2.6个百分点。
更多的措施,为妇女发展保驾护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专章的形式阐述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有梦想、敢追梦、能圆梦,妇联组织助力新时代女性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书写精彩人生。
雪中送炭 助推脱贫
“在加工厂上班,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的日子也好起来了。”这是受益于“巧媳妇”扶贫工程的河南省滑县乡村妇女们的感受。
在拔掉穷根、摆脱贫困的大决战中,妇女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2015年12月,全国妇联下发相关意见,要求各地妇联以更大力度、更精准的举措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云南省妇联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100个,发展手工刺绣编织、巾帼农家乐、家政服务等适合妇女就业的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妇女增收脱贫。在浙江,温州市妇联将“巾帼脱贫行动”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2017年全市举办乡村旅游业从业妇女培训班26期,培训从业妇女1800余人次……
据统计,“巾帼脱贫行动”启动以来,妇联组织在800多个贫困县建立了2100多个妇女手工协会,带动106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妇女通过发展手工业就地就近就业;投入项目资金2430万元,创建480多个“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开展各类脱贫培训班3.49万期,培训贫困妇女和妇女骨干231万人次。
脱贫攻坚战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压在一些家庭身上的“大山”。自2011年起,全国妇联建立“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为不少家庭送去关爱。截至2017年底,妇联组织已救助10.22万名贫困患病妇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达3.56万人。
乡村振兴 放飞希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2018年2月,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作为新时期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工作的总抓手,并提出加强思想引领、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建设“美丽家园”、拓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内涵和深化“巾帼脱贫行动”五大任务。
门前屋后无乱堆乱放、庭院内无垃圾杂物、厨房餐具干净卫生……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家庭卫生革命”在山西襄垣农村开展。通过妇联牵头、乡镇推动、村级跟进,短短几月,“最洁净家庭”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当好主力军,广大妇女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更加高涨。
扮靓村子,过好日子。辣椒酱、豆腐乳、茶叶……刘琦的农村“淘宝店”货架上摆满了土特产。“姐妹们负责生产土特产,我负责销售。”身为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棋梓镇妇联执委、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站长的刘琦说,她的“淘宝店”已经帮助了几百人,年销售额达10几万元。
去年3月,通过基层妇联改革,棋梓镇选举产生了25位妇联执委,刘琦是其中一员。镇妇联充分发挥执委们在各自行业的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这些年,全国妇联扎实推进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举办各类涉农培训班16余万期,累计培训农村妇女1200多万人次。在妇联组织推动下,全国由妇女创办领办的家庭农场、“农家乐”和各类农业合作社已达100多万家,直接带动1500多万名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创业增收。在希望的田野上,“半边天”越来越有奔头。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走过5年,中国妇女发展事业留下坚实足迹。面向未来,妇联组织继续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广大妇女在“娘家人”的关爱下,生活更美,梦想更绚。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