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扶贫资金点亮农家幸福梦

关键词:记者在现场|扶贫

  新户镇果园居民宿。

  河口区新户镇果园村曾经是市定贫困村。近日,记者走进果园村,却大吃一惊,这里绿树环绕,道路平整,一处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质朴别致,阳光洒落,一院温暖。

  是什么让这个贫困村变了模样?是扶贫资金。有了扶贫资金的帮助,这个只有40多户人家的果园村办起了民宿,集体走上脱贫致富路,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原来俺们这里可不是这样。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就剩下40多户了。”村里的一位大姐告诉记者。人越来越少,村越来越穷,就在村民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来了——河口区送来了扶贫资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力,经过多方考察,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果园村选择将扶贫资金集中起来,以入股的形式交给公司托管,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

  走进果园居民宿,记者立即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进门的长桌是老木门改造而成的,院里挂着枯枝做成的艺术装饰品,屋内空调、热水器、加湿器等一应俱全,质朴的乡村气息与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在这儿完美融合。屋里屋外,几位大姐在来来回回忙活着。“地里没啥事儿,来这儿干点活儿,也能挣不少哩!”

  无独有偶,新户镇农村污水处理循环生态园的建立也得益于扶贫资金的支持。新户镇将胜利、三合、兴华、丁家集和建设五个村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参股中江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农村污水处理循环生态园项目。项目正式运行后,公司每年为每个村集体分红5万元,连续分红1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扶贫村脱贫致富的难题。新户镇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村民可高兴了,坐收红利不说,项目运行后,村里干净了,住着也舒心。”

  如今,在河口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项目,带动周边村民进入农村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实现园区打工获“薪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发展分“股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

(见习记者 郑靖靖)

  记者感言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完善“两建一推六保障”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扶贫资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资金保障,必须专款专用、用活用好。河口区“不撒芝麻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攥指为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助力扶贫帮困,既保证了扶贫资金合法安全、不被挪用,又实现了扶贫资金效能最大化。 

  用好用活扶贫资金,不让扶贫资金“躺在账上睡觉”,事关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让扶贫资金效能发挥最大化,就要勇于担当,不等不靠,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贫困群众身上。就要规范运行,管理到位,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精准。就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做精做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护航助力。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