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草原“天眼”观测日食过程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1日电(记者丁铭、刘懿德)11日傍晚,随着太阳上半区一点点被黑影遮盖,颜毅华仔细地盯着电脑屏幕显示的图像和读数。此时此刻,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的抛物面天线遥指西方,把中心对准太阳,密切跟踪接收来自太阳的射电辐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草原“天眼”观测日食活动。
“通过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的天线,我们在这次日偏食过程中能观测到太阳射电流量的变化,可据此推断太阳射电辐射的空间分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太阳与日球分会主席、中科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主任颜毅华说。
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由100面抛物面天线组成,是国际一流的太阳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草原‘天眼’”。颜毅华是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这是草原“天眼”2013年建成运行以来首次观测日食活动。颜毅华说,尽管这是一次日偏食,但仍能获得一系列研究太阳活动的基础数据。
“草原‘天眼’本身是具有成像能力的,但我们在此次日偏食过程中,既进行了成像观测,也进行了传统的不能成像的单天线观测。”颜毅华说,通过两种不同的观测方式进行数据比对,能够进一步检验单天线观测方式进行空间分辨观测的可靠性。
颜毅华表示,他的团队曾于2008年、2009年分别在甘肃、浙江进行过日全食射电观测。“即便是通常所说的日全食,在射电观测中也表现为环食的形态。”颜毅华说,这是因为月球阴影遮挡区域以外,仍有太阳射电辐射能被观测到。
由于有过日全食射电观测的基础和经验,此次日偏食观测进展顺利。颜毅华说,他的团队会进一步分析研究有关数据,不断提升设备性能,通过太阳射电观测更好地研究太阳活动规律,造福人类造福地球。
据介绍,太阳的剧烈爆发活动可引发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能对航天、卫星通信、导航、电网运行等高技术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害。由于地球大气对来自太阳的射电辐射近似透明,因此地基射电望远镜是研究太阳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