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东营日报记者赴浙江安吉采访札记

关键词:东营日报|记者|采访札记

小山村的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省安吉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采访札记

  浙江北部小山村,飞出治国大理念!

  阳春时节,我们来到了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

  就是在这个青山环绕、白茶飘香的小村,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十几年发展过来,安吉的颜值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百姓更多地享受到了发展成果,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果说,青山绿水百花艳、蓝天白云气清新,是天然的生态优势,那么,干事创业的激情、关键节点的果敢、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则在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中和党员干部的行动上,淋漓尽致地显现着。

  胆略,壮士断腕的高明之举

  从艰难地抉择到坚定地抉择,虽然会导致一时的发展减速,迎来的却是永续的发展动力和后发的加速度——安吉县的实践在诠释。

  上世纪九十年代,余村是安吉县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每年获利300多万元。村民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抬头看不清太阳,屋里一抹一手灰,饱受污染之苦的他们觉得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得换个发展方式——关停矿山!“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十几年下来,矿区变成了旅游区,余村的旅游收入到了1000多万元的产值规模。

  这就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安吉县守护“绿水青山”的缩影。1998年,国务院将安吉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在太湖治理零点行动中,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让污染项目和生产逐步归零,关停了33家污染企业,矿山从274个压缩到17个……

  与此同时,安吉正式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期间不断建立健全环境空间管治制度,创新推行联动机制,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打造最严环境执法监管,全县依法刑事拘留68人,行政拘留118人,强有力地守护绿水青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都成为全国示范县;2016年全县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100%,PM2.5浓度均值持续下降,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89%……为了保护生态环境,200余个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被拒之门外。

  优先,生态规划届届接着干

  绿水青山回归了,但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正是安吉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无悔选择和责任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当下舍我其谁?是理念,更是行动——安吉的实践在证明。

  对一个县而言,想要集中力量搞几个漂亮的村子不难,难的是搞“普惠制”——全域建成美丽乡村。安吉县科学谋划、通盘考虑,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再结合本地实际和百姓需求,决定以标准化为突破口,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于是,安吉人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就是“两山”科学论断的诞生地。   记者 张松 报道

  200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把多年来农村工作“粗放型”“号召性”的工作方式转化为党委政府可抓可管可考核、定性定量定目标的工作模式,创新开展了以“中国美丽乡村”一个标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个方面以及36项具体考核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经过两年努力,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

  2015年5月,安吉参与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通过验收。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由此可见。

  不搞“盆景式”,而是下气力搞“全景式”美丽乡村建设。全县180多个村,实现了全面规划定位,分层次逐步推进,全覆盖一个不落,几年下来,多种乡村旅游业态迅速出现,帐篷客营地、大年初一小镇、民居休闲、周末度假等,旅游的方式,也从走马观花过客式,向进驻农家体验式、医养结合康复式、寻找乡愁回归式转变……在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重点林区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3万个的安吉,生活就是享受,绝非夸张。

  实体,支撑美丽到永远

  让“美丽”变成财富,需要发展实体经济;也只有实现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美丽”才能更加久远——安吉的实践在述说。

  美丽的家园产生了美丽的产业。安吉的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连续几年增幅超过20%。不仅如此,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如凤凰一般,也因安吉的“美丽”慕名而栖。

  安吉县紧紧抓住产业与项目,架起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桥梁。一产加快“接二连三”,实现了“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二产加快转型升级,以省级经济开发区、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吉分区为“两架马车”的工业布局逐步成型;三产加速高端提升,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总投资10亿美元的戛纳(中国)影视城、“乐翻天”亚洲最大水上乐园、总投资170亿元的上影集团安吉影视产业园外景基地……一大批好项目,在安吉这片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延续,“绿水青山”深入人心

  坚持下去,深入下去,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人们心里永驻,从而成为自觉行动,意义何止深远——安吉的实践在长远。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安吉县的一些学校就组织学生走进余村,详细了解了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践行“两山”科学论断的实践历程,也明白了“经济”与“生态”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道理。于是,争当“两山”重要思想的宣传者、生态文明的示范者、中国最美县域的守护者,便逐渐成为安吉人的自觉行动。

  在这里,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党校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干部网络教育必修课程的重要内容;环保热心人士组建了西苕溪护水队等环保民间公益组织;中南百草园、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等都是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如今,就连少年儿童和耄耋老者,也习惯了将垃圾分类投放,生态文明理念确实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安吉已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安吉闯出了一条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新路,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一路走来,边看边羡慕,越看越心急:我们东营怎样才能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呢?我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差距在哪里呢?此题正解:提高站位创新,对标先进实干,少论道、快直追!这个选择是唯一!(记者 张松)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