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博物馆” 利津县乡村展馆封存乡村记忆
乡村泥泞的黄土路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柏油路,乡村的砖瓦房变成了一排排的楼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传统的乡村和乡村生活正逐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外出奔波的人们来说,乡村的记忆何处寻找?乡村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利津县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共建共享模式》为此找到了答案。
在陈庄镇堐西村的历史文化展馆内,陈列着马蹄灯、算盘、簸箕、电影放映机等百余件已退出现代生活的老旧物件。这样一个家门口的“博物馆”,引得当地和周边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据了解,这样的村级历史文化展馆在利津县已经建成的还有四处,这五个乡村展馆,经整合已构成一个共建共享的网络。
传承乡村文化的新载体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其中由我市利津县文广新局完成申报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共建共享模式》项目榜上有名,经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评审委员会批准荣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
“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生动灵活易于群众接受的载体非常重要。”谈起打造这个项目的初衷,利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泽国表示,随着当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颖独到又符合群众期待的传统文化,能很好地解决群众文化的需求。
因此,为了建设一种长期长效的、和基层群众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相适宜的平台和机制,利津县从2015年山东省全面启动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以来便开始了努力探索。在结合省文化厅关于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对在县及县以下建设历史文化展馆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的基础之上,利津县最终确定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和运营思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展馆设计思路,以及“低投入、易推广”的投入模式,开始在全县建设分布合理的历史文化展馆共建共享网络。
“我们于2015年8月份在陈庄镇堐西村进行了建设试点,取得初步成果后进行了精品路线建设,为全县的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确立了样板。”张泽国向记者介绍。如今在利津县,堐西村“离家的脚步”移民文化主题展馆、爱林一村“梦里老家”民俗文化主题展馆、前关村“复兴追梦的征程”遗址文化主题展馆、陈中村“精打细算的日子”商业文化主题展馆、割草窝村“传承老手艺”非遗项目主题展馆五个各具特色的展馆连点成线,构成了一条历史文化展示和文化旅游的精品路线。
文化创新为乡村添活力
“从前我们村里闲置的文化大院如今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博物馆’,所有展馆都免费开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化场所,也成为在外奔波者思乡怀旧的精神家园。”堐西村党支部书记赵忠华对记者说。
据了解,《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共建共享模式》项目是一项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引领下的综合性文化创新项目,包含了闲置文化设施资源的盘活利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文物及遗址保护以及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内容,也实现了对“乡愁乡情”的承载功能。
在陈庄镇堐西村的历史文化展示馆内,陈列着马蹄灯、算盘、簸箕、电影放映机等百余件已退出现代生活的陈旧器具。青铜暖手炉、雕花大床、缝纫机,甚至农耕用具、牲口槽、铁匠用具等早已远离乡村生活的器具,也都被搬进了各展馆。打造这样五个风格不同的历史文化展馆,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文化设施,而且在展品征集过程中,也有效地保护了承载乡村历史的实物,并在展示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展品的内在价值。此外,把传统民间表演项目融入到历史文化展示过程中,也为乡村旅游助力。民间游戏、老扬琴经典唱段、传统手工技艺等项目都会在各个展馆进行表演。同时,爱林一村的槐米茶、前关村的粗布、割草窝村的篾织、陈庄镇的泥塑等特色旅游产品也因此得到了开发。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我们县里所有历史文化展馆面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省内外参观团体近百个,经验介绍五十余次,可以说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张泽国对记者说道。
这一历史文化展馆的共建共享网络中,各展馆依托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在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平台载体作用。
据了解,利津县依托这一项目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了“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活动二十期,用生动的形式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千名学生和家长参与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组织爱国主义胶片电影放映活动36场,提高了平台利用效率,参与人数达到了2000人次。承接党员活动30余次,参与人员达到了1000人。开展了“画农具、写农事”系列写生采风活动11次,全县广大书法、美术、摄影、文学等领域的爱好者积极参与……
项目的建成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也带动了其他文化项目的推进。在开展历史文化展示的村进行文化基础设施集中打造及村容村貌的提升,扩大了所在村庄文化实力的综合优势。目前,已从项目中整理出黄河口泥塑、割草窝篾织、黄河口剪纸等适合推广的手工艺品9件,并将作为黄河口旅游产品进行生产推广;整理民间说唱等民间表演项目5项作为旅游景点储备表演项目。
外来参观、组织活动以及周边群众的参与,提高了相关村庄的活力和人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承载活动的过程中,当地村民把具备独特优势的农副产品拿出来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塑造了灶子西瓜、爱林槐米茶、前关粗布、堐西生态大米等农产品品牌,对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外推架起了桥梁,赢得了口碑。 (记者 王新文)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