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让东营更宜居
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政府……当智慧与城市相结合,人们的生活可因此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宜居。2016年11月15日,我市出台《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从顶层设计部署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主要任务及实施步骤。
意见提出,到2018年,我市要建立能够支撑市、县两级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基于云计算、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的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初步建立“智慧政府”与“智慧民生”两大体系框架。到2020年,智慧重点应用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大数据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高端智慧产业,信息化、智慧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基本建成智慧城市。
“从电子政务开始,我市正积极为‘智慧东营’建设做基础性工作。”日前,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将电子政务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服务环境的重要举措,以全市电子政务“十三五”规划为统领,以夯实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电子政务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智慧城市建设,数据资源的整合是重点。在电子政务领域,全市政务云已建成使用,电子政务外网整合项目扎实推进,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网上协同办公全面推广,视频会议应用初见成效。“被列为2017年民生实事的便民服务一卡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该负责同志介绍,便民服务一卡通依托市政务云和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建设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社保、卫计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的协同共享,通过建设市民服务网、手机客户端、公众服务号、市民卡管理等系统,搭建“四个一通”的融合服务平台。最终,整合政务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等资源,实现集社保、医疗、公交、金融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市民卡能够实现“多卡合一,一卡多用”。
电子阅报屏开启“全民阅读”模式、网上缴纳水暖电费、“东营智慧公交”移动客户端查询公交路线、数字化文化广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智慧成果正在与为民服务、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深度融合。 在智慧社区方面,“互联网+”智慧养老新模式,实现了养老服务供求信息的无缝对接,使辖区老年人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专业化服务。东营区青华社区文兴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了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键通”家庭联网自动呼叫系统,老人手中的呼叫器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电话使用,而且还具备GPS定位功能,当有服务需求时,只需轻轻按下“呼叫”按钮,就能获得相关帮助。
又如,为加强燃气巡检巡查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东营市移动公司与黄河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了数字安检系统,该系统基于移动4G网络、专线和云MAS业务,通过APP应用和数字安检终端,实现居民燃气安全巡检的智能化管理。
在智慧教育方面,为期三年的智慧教育示范校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解决学生不愿学、个性化学习程度不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普遍缺乏等三大教育本质问题,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整合资源,加深交流,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多级联动。在智慧医疗方面,市内一些医院开通了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导诊、预约/当天挂号、在线充值、诊间支付、查看报告、住院押金充值、住院每日清单、就医反馈、健康咨询等全流程功能,就诊过程更加便捷。近日,我市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由4家增至9家,异地就医也更加方便。在智慧交通方面,我市共享交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体验智慧带来的绿色便利。今年3月、4月,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先后亮相东营,扫码取车成为一场“说走就走”的市内旅行,加上我市的公共自行车、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绿色出行为城市减少了污染、为人们送来健康。
当社会服务项目逐渐向智能、智慧化方向快速发展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让个体的生活更时尚。无现金消费模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网购、看电影、打车、买菜等,只需手机在手、网络通畅就可不带钱包出门;而随着我市智慧网络的完善,这种手机终端生活将进一步延伸其智慧领域、扩大使用人群。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我市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覆盖水平。加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无线网络。完善4G网络覆盖,优化现有网络,建成多层次、立体化、高宽带、全覆盖的无线基础网络。力争利用2年时间,基本实现城区内商务中心、医院、会展中心、体育场、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室内公共空间WLAN全覆盖。 无论出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考量,还是为人们创造方便快捷、绿色健康的生活,智慧城市建设都在为美丽幸福新东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和动力。(记者 刘冬辉)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