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抓人才 从高端交流看“有色世界”里的精彩

关键词:有色金属

  原标题:“智汇”黄河入海口“有色世界”更精彩

  ——记2017年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

2017年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现场。

  临近立冬,东营发展的热情却更加炽热!

  看!一个又一个实验室在企业落地生根,一项又一项新技术在企业呱呱坠地,东营企业发展的路子更宽广、步子更从容、底子更雄厚!原因早已无比清晰:一切的一切源于核心技术的进步,关键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壮大!

  千言万语话人才,久久为功抓人才。作为2017年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一展三会”的重要内容,11月5日下午,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在我市成功举行。此次交流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主办,期间,国内外几十位有色金属领域专家人才齐聚一堂,与我市有色金属企业负责人畅谈发展、共商未来,大家想到了一起、坐到了一起、融到了一起,一起让“有色世界”更精彩!

  行业企业:“取真经” “挖富矿”

高校负责同志介绍高校优势学科、合作意向等有关情况。

国外专家就技术问题进行解答。

企业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咨询专家。

企业负责人认真记录。

  短短十几年里,有色金属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我市三大千亿级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0亿元,铜产量位居全国第四位,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达到15家。3家企业已承担了近2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订任务,2家企业担任专标委委员。方圆集团的“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新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外有色冶金领域的空白,作为“世界第四代铜冶炼新技术”被载入史册……

  成绩业已骄人,发展永无止境。在交流会上,企业家个个满怀期待,听得入神,提问踊跃,都希望能从专家身上“取到真经”、“挖到富矿”。

  “我想就三个问题向专家请教,一是铜冶炼节能减排及再生铜利用,二是冶炼加工企业废水废气处理,三是铜冶炼加工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方圆铜业公司负责人说。话音刚落,专家就进行了解答。“专家的解答粗中有细,针对性强。”该企业负责人说。

  对于金茂铝业公司副总经理马海朋来说,参加交流会的心情格外急切。“我主要负责无氧铜杆生产项目,我们希望引进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产品电阻,提高铜杆延伸率。”马海朋说,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但一直没有进展。此次交流会的举办,让他们收获颇丰。

  “专家您好,我们企业正在研究生产新型抗腐蚀高碳钢丝等高端电缆,目前产品研发处在关键期,如果您有合作意愿,会后可与我们联系。”活动期间,万达电缆公司技术总监何晓丹态度诚恳地与专家交流。“此次参加交流会,也是为了了解掌握有色金属前沿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何晓丹说。

  “请问专家,如何提高铜冶炼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微波冶金能否在铜冶炼加工生产中应用?”“氧枪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如何更好处理铜冶炼尾渣?”……面对一个个行业顶级专家,企业家抢着问、争着聊、追着谈,一问一答中,许多技术难题豁然开朗,心底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专家学者:忙“把脉”支妙招

  坐下来,就是一家人;一家人,都是知心话。

  面对企业家焦急的神情、期盼的眼神、疑难的问题,专家学者毫无保留、知无不言,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这次交流会既为有色金属行业专家与东营市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也为有色金属行业业内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在致辞时动情地说,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针对我市有色金属产业实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应该把思路再放开一些,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探索发展其他相关产业,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张文海的发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

  “有色金属行业工艺类型多,流程复杂,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下功夫,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说,有色金属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应用,特别是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一名清洁生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就企业环境治理进行解答。“企业末端环境治理成本很高,那怎么办?应该高度重视全过程清洁生产,从源头开始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段宁的发言鞭辟入里,企业家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大有色’学科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还建有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先进,师资雄厚,希望与东营在铜冶炼加工、新能源电池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英杰说。

  “通过应用更先进传感器,可提高铜冶炼行业自动化水平,这需要国内外专家一起努力。”菲利普科技公司董事长菲利普•麦基说。

  ……

  一个个专业的解答,一次次诚挚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语中,专家与企业家分享了成果、沟通了感情,大家聊得火热、谈得尽兴。对于企业家来说,借助交流会这一平台,短时间认识了行业顶级专家,长期困扰的技术难题有了解决的希望。对于专家来说,借助交流会这一平台,了解到了企业发展实际,为技术研发、产业化提供了借鉴,也是不虚此行。

  党委政府:搭“金桥”促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营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市科学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关爱东营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他们一起共创美好明天!”交流会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同志满怀真情地说道。

  每一次答疑解惑,都是那么真诚。每一次沟通交流,都是那么真诚。“杨教授,贵校的材料加工技术是我们企业急需的,希望进一步交流。”“没问题,马总,很高兴与您合作,这是我的名片。”……在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专家与企业家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目标,为下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才兴则行业兴,行业盛则人才盛。此次交流会上,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专家,都把先进技术摆上重要位置,都把高端人才看得无比重要。是的,没有人才,技术难以进步,企业难以做大,产业难以做强。

  栽好梧桐树,方能引得凤来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强市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设立了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建成了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全市聚集了各类高层次人才600余名,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80余项,形成了重才、引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人才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专门成立招才引智委员会,以求贤若渴之心,举全市之力,招揽海内外人才来东营兴业创业、共谋发展。同时,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以创新驱动为重点的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更加强烈、更大规模、更高品质的人才需求。

  短短一下午的交流会,在专家和企业家心底泛起巨大的涟漪。大家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积淀下了诚挚的友谊,为合作共赢提供了无限可能。

  是啊,在人才工作的有力催动下,不等寒风临近,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春天早已大步赶来!(记者 王俊杰)

(责任编辑:徐帅)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