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盛宴! 全国“有色大咖”把脉东营有色产业发展

关键词:有色金属

  直击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

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现场签约仪式。

  东营网讯 11月5日下午,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在东营蓝海御华大饭店举行。

  作为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一展三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交流会邀请了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在有色金属领域有较高声誉的知名院校、央企、科研院所的3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东营市有色金属企业负责人等共110余人参加。这是一场有色金属行业汇聚智慧、加深合作、启迪未来的思想盛宴。

  高层专家交流会。

  向高层专家

  借“智”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而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宝贵财富,是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第一资源。有色金属人才交流对接会的召开,将对加速集聚高端人才资源、加快区域创新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这场交流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开门见山地阐释了“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重要性。

  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都在交流会上发言。中国铝业公司科技部、五矿集团科技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央企国企专家及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的外国专家也到场参会,现场为东营企业答疑解惑。

  会议还举行了昆明理工大学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和东营职业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现场达成

  10余项合作意向

  “我是东营的一名企业代表,想请张文海院士介绍一下最新的铜冶炼节能减排及再生铜利用技术……”在专家、企业对接交流环节,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滨举手发言,邀请专家解答一下目前企业最关注的前沿技术。企业的求知欲望迫切,让这场现场交流会频频擦出智慧火花。

  如何提升铜冶炼的自动化水平?下一步有色金属市场的价格有什么趋势?这都是东营有色金属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就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所遇到的瓶颈与专家进行了交流,参会院士专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受到了参会企业的一致称赞,最终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余项。

  高层专家交流会是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一展三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有色金属工业展的展期为11月5日至7日,共有66家单位参展,展览内容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技术、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对外技术服务等,参展形式以实物、模型为主,我市有7家有色金属企业进行特装展示。此外,展会还邀请了重点铜铝加工企业、铜冶炼加工企业、铜镍冶炼加工企业、铝加工企业、环保和再生金属企业、科研院所、知名大学参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发言中提到,今年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向好,其中1至9月份的产量超过4000万吨,这其中就有东营有色金属企业的巨大贡献。专家学者通过这次交流会为东营企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不仅能加速东营有色金属行业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有色金属强国”建设。 (记者 李晓琳 张振)

    高层专家“把脉”行业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结合实际推动东营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在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一个展会能吸引这么多专家、学者的到来实属罕见。

  他表示,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基本职能与根本宗旨。协会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服务宗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分忧解难,努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不遗余力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作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是协会最大的优势。

  这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东营成功组织的系列活动,请来众多院士、专家、企业家参与,接下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还将共同见证东营有关方面与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职业学院以及有色金属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正是协会桥梁纽带作业的具体体现。

     “要识才、爱才、聚才、用才,发挥好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展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陈全训希望各位院士和专家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实际,为推动东营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记者 张振)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加工工程专家孙传尧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加工工程专家孙传尧:向东营有色金属同行表达敬意

  这是孙传尧第三次来到东营,他表示,十几年来,眼看着东营变成了一座美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成果骄人,感觉很受震动。东营并非有色金属资源地,但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迅速,可以说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并且还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他和同行要对东营表达一份敬意。

  从体量上看,中国的有色金属行业是个小行业。再加上元素和矿物共伴生的关系相当复杂,这导致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以及相关环境保护等技术比其他行业要复杂得多,要求技术含量更高、专家队伍更大、专业学科也要更齐全。

    这次交流会的专家,可以说涵盖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地质、采矿、选矿、轻重锡冶炼、加工材料、机械工程、过程控制、环境分析检测等100多个行业。这些专家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设计机构、企业等,是国内最权威、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的科技精英,这支队伍后面还有庞大的科技群体。这支队伍是经过几代人的历练造就出来的工程技术铁军,有血性、能打大仗和硬仗。我们将与东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合作共赢,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记者 李晓琳)

  菲利普科技公司董事长菲利普·麦基

  菲利普科技公司董事长菲利普·麦基:用科技提高铜冶炼的水平

  在第二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高层专家交流会上的第三阶段,我市企业对与会嘉宾进行了问询。菲利普科技公司董事长菲利普·麦基在会上提到了“科技的力量”。

  菲利普·麦基表示,其实在不久前,铜冶炼行业是属于技术比较落后的行业,它的冶炼需要大量的铜精矿和熔剂等,正是由于中国的创新精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技术革新。

  菲利普·麦基举了我市方圆铜业的例子:方圆两步炼铜产业化开发与应用项目采用方圆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步炼铜工艺及装备,于2015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年处理多金属矿料150万吨,当前已达到年产阳极铜40万吨的规模,是世界上单体系铜冶炼项目中流程最短,产能最大,最高效、节能、清洁、安全的生产线之一。他表示,成功研发两步炼铜新工艺和成套装备,工艺流程短,实现了炼铜过程的连续化作业,解决了当前炼铜过程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各项指标优于同类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菲利普·麦基说:“我们应该运用更多的传感器提高铜冶炼行业的水平,推进自动化的发展。”这需要企业和研究院的共同努力。(记者 张振)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冶金专家张文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冶金专家张文海:东营“有色技术”有能力走向世界

  这是张文海第二次来东营,作为原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他与东营的有色金属行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他告诉记者,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外有色冶金领域的空白,引领着氧气底吹炼铜工艺的发展与创新。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方圆集团脱硫分厂将底吹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制成硫酸,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取代了煤的配入。目前张文海所在公司正利用“东营方圆”的技术在青海建一个大炼铜厂。

  “东营在这方面的技术是最好的,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已经进入环境评估阶段,评估通过后就可以开工建设了。我相信东营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仅能走向全国,更有能力走向世界。”张文海表示,国内国外的有色金属企业这么多,很需要一个平台来交流合作。东营能连续两年举办有色金属工业展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他认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东营功不可没。(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