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友在《东营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看看都说了啥
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
申长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体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第一民生工程,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中,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坚持统筹推进。建立了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先后两次调整加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机构和扶贫队伍,全市组织召开8次领导小组会议、7次现场推进会议,开展了18次集中督导检查,推动了脱贫攻坚责任的落实。
坚持精准发力。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摸清了贫困的“家底子”。针对贫困原因“开药方”,围绕贫困需求“下菜单”,“一户一策”量身定制扶贫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带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做好政策兜底保障,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逐一找准脱贫路子,对接落实贫困户需求1.3万余件。
坚持合力攻坚。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建立“1+28”扶贫政策体系。投资1.0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13个,“油地携手脱贫攻坚”“百企帮百村”等社会帮扶活动投入帮扶资金4020万元,推动247个结对帮扶村整体提升。
坚持常态长效。探索建立“两建一推六保障”(建立“扶贫基金”、建设“扶贫关照中心”,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推动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助残、慈善救助扩面提档)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巩固了脱贫成果,放大了扶贫效益。目前,全市建立补助基金56支、基金总额873万元,设立救助基金21支、规模3367万元;建设扶贫关照中心40处,关照困难人口1359人;实施各类扶贫连片开发项目18个,总投资17.32亿元,覆盖250个村、2117名贫困人口。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的结果,是贫困群众、扶贫干部苦干实干的结果,是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的结果。全市上下要发扬成绩,再鼓干劲,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工作重心逐渐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今后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市去年脱贫的部分贫困村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经济发展仍然滞后;部分脱贫群众缺乏劳动能力,自身脱贫基础还不稳固;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的相对贫困群体经济基础较差,存在返贫致贫因素。如果扶贫开发搞不好,贫困人口脱不了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坚定的决心、精准的举措、扎实的作风,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今年完成市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在此基础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顺利实现“两年攻坚、三年巩固”的目标任务。
落实精准方略,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贵在精细、贵在下足“绣花功夫”。要认真贯彻刘家义同志关于脱贫攻坚“八个精准”的要求,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基层基础工作做精细做扎实。深入做好精准识别工作,对今年新识别的市定标准贫困户,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用条件卡”,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核查对比,彻底摸清贫困底数。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综合运用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等措施,把扶贫项目、资金、措施、力量精准落到每名贫困群众身上。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精准识别、政策落实、项目推进、资金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督促检查,一项一项解决、一件一件落实。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精准监督检查,瞄准扶贫领域主要职能部门,紧盯扶贫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对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搞形式主义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
着眼常态长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探索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拔掉贫困的“根”,让脱贫成效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对脱贫退出的贫困村、贫困户要持续落实扶贫措施,引导村户结对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进入产业链,提高脱贫致富组织化水平。建立项目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加强扶贫产业项目跟踪管理,严格项目收益分配管理,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收益。坚持建设运作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服务供给人性化标准,推动“两建一推六保障”长效机制提质增效。加强扶贫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发挥补助救助实效;规范关照中心管理运行,做好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服务;统筹推进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增强贫困村及其周边村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教育、低保、医疗、住房、助残和慈善救助等保障政策向贫困人口扩面提档。稳步推进城乡困难人口动态管理,将相对贫困和城镇贫困两个群体纳入动态管理,建立城乡困难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及时对接扶贫政策措施。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夯实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
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县区要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落实政策措施。各职能部门要靠前指挥、下沉资源,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位。各级干部要多走村访户、掌握实情,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鼓励引导胜利油田、东营军分区、各民主党派、相关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发挥各自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扶贫事业中来,切实深化“油地携手脱贫攻坚”“百企帮百村”“同心扶贫攻坚行动”“精准扶贫巾帼先行”“青春扶贫益暖东营”等系列活动,确保取得更大成效。要加大扶贫工作宣传力度,宣传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脱贫攻坚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强化责任担当,拿出硬招实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作出应有贡献。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