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草园等你

关键词:
文/吕瑞华
        初秋,踏上故乡的土地,田园的清香扑鼻而来,有泥土的气息,有满山庄稼的翠绿,还有挂在枝头的累累果实。故乡的味道沁人心脾。我正感怀秋的殷实,闺蜜连芬约我去香草园。
香草园,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早就听说当年知青下乡的安置点,如今开发成香草园.不单是对人生花季的怀念,还有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不容多想,就想去看望那个义无反顾嫁给知青的同学——红英。
        当年,一群热血青年,轰轰烈烈地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高举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旗帜,摩拳擦掌来到这里,青龙公社,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没有龙的遗迹,只有龙一样蜿蜒的山脉。政府就在山上给这些离家的孩子建了一座大院,作为下乡知青的安置点。他们每天唱着歌上工,收工。开始了他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新生活。刚开始,还信心满满,慢慢的,农村的艰苦生活……
        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叫张泉,带着弟弟张河,从青岛来到这里,他们俩出身特殊,被安置在一个叫白石夼的小山村里。三间石头房,是哥俩的安身之处。哥俩初到农村的好奇,被残酷的现实取代。首先,要解决温饱,要烧火做饭,就要去山上拾柴禾,要挑水,村里人看到哥俩挑起水来歪歪扭扭的样子,都忍俊不禁。因为受当时社会背景限制,虽然小山村民风淳朴,但人们还是避而远之。
        村里有个姑娘叫红英,圆圆的脸蛋,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双眼皮。一对大辫子,总是辫着五股的花辫。是十里八乡数得着的漂亮姑娘。那时正上高中,正像《小芳》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好看又善良。她经常来到哥俩的家,都是同龄人,共同的志趣爱好让年轻的心靠近。她帮着哥俩拾柴禾,教他们生火做饭,帮她们洗衣服,和弟弟一起复习功课。哥哥张泉很感激红英,在人们异样的目光里,只有红英敢于冲破世俗来关心照顾他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落寞。终于让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在红英高中毕业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红英也喜欢这个好学上进,不苟言笑的大男孩,他能把书上学到的科学种田知识,运用到实践,带领社员科学种田,在贫瘠的土地上,亩产小麦一千二百多斤,创造了奇迹。他像个大哥,总是给他讲书中的故事,做人的道理。红英也深深爱上他。村里人的风言风语,红英的继父有所耳闻,就在百里以外,给红英应了一门亲。红英宁死不从。张泉的父母也强烈反对。这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怎能接受一个农村媳妇。在他们眼里,农村贫穷落后,很脏。你想在小山村里呆一辈子吗?张泉固执地点头。经过一年多的坚持,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一起,没有婚礼,没有祝福,但他们相敬如宾。事隔四十年,他们已经从小山村搬到知青安置点,买下了大院,并与人合作开发了香草园,在上千亩的山坡上,建起远近闻名的生态园林。种植了大片的薰衣草、玫瑰、紫薇、鸡冠等花木。还有苹果园,石榴园等采摘园。这些年他们过得怎么样,孩子上学怎么办,一连串的疑问,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红英姐,想走进香草园。
        曾经是蜿蜒崎岖的山路,如今已是平整的水泥路,路旁大片的松树林,如果是在雨后,这些松树下,厚厚的松针里,草丛中,会长出许多的野生蘑菇。只拐了一个弯,一处高大的影壁赫然出现在眼前,白底红色的大字,为人民服务,是描摹毛泽东主席的狂草。右手边就是知青大院,大门以及一排一排的灰墙灰瓦的房屋,依然保留着原貌。第一排房前,一棵枣树已挂满大枣,刚过立秋,枣儿还是青的,门两边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花盆,各种花儿开的正艳,一位衣着朴素整洁,看上去很儒雅的男人,正在打理门前的花花草草,看气质他就是张泉。我们试探着问,“大哥,红英在家吗”?
        他抬头看了看我们。谁呀,还没等他吭声,红英从屋里走出来。三十多年不见,红英也已两鬓染霜,只是她阳光开朗的性格一点没变。一阵寒暄之后,红英带我们走进陈列室。当年知青们用过的物品都分类陈列,农具、石磨都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连芬站在一组照片前久久伫立,那里面有她父亲与知青的合影,父亲当年是负责知青点的领导,就住在这里。或许,只有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才能让他减轻失去老伴的孤独,可他哪里知道,只有十四岁的小女儿失去母亲的痛苦。光阴荏苒,我看到了朋友眼里的泪光,那是对父亲深深的怀念。红英说,知青们回来,见了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临别都会握着张泉的手,流下热泪。这里有他们青春的回忆啊。
        走出陈列室,路的两旁,大片的马鞭草正是烂漫的花季,一簇簇紫色小花汇成一片紫色的海洋。一条幽静的小路,通向一座荷兰式别致的小木屋。小木屋是两层结构,尖尖的屋顶,被暖暖的阳光笼罩着,站在木梯上,放眼望去,青龙湖碧波荡漾,岸柳成行,不仅让我想起海子的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漫步在这温馨芬芳的花丛中,沿着季节的脚步,凝视深沉的绿,醉人的紫,把所有欲望打翻在湖水的波光里,身心已融进大自然的怀抱,去聆听花的私语,不想醒来。静坐在湖边的亭榭小憩,在光阴的曲线里,触碰内心珍藏的最美时光。远离都市的喧嚣与躁动,享受原生态的宁静与恬淡,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青龙湖旁,一池荷花,似晓风牵着晨露,钻进垂柳的梦乡,抖落几滴露珠,汇成了一池荷塘。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骄阳轻吻着荷叶,露珠游弋绿床,小荷尖尖私语着莲蓬,也如李商隐的:“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虽然已是秋高气爽,睡莲似乎不懂忧伤,静静的在一隅绽放。宁静安详。正如诗中云,池塘碧水漾微痕,暗香来去熏,蔓枝颤动醉黄昏,甜甜睡美人。爱莲的朋友,芳心荡漾,拥着荷香频频摄入镜头。
        山坡上的果园里,累累硕果已挂满枝头。有当年知青们栽下的老品种的青苹果,也有刚栽下的新品种的红富士。还有十月晚熟的寿桃。薰衣草园,已经在春季里烂漫盛开过了,正静静地等待十月的花季。还有正含苞待放的波斯菊。在园子边上,不知是谁遗落了一粒种子,还是有意的播种,一株向日葵,迎着阳光,正灿烂地开放,守护着这片花香四溢的香草园。红英姐告诉我们,每年都有大批知青来此休假,看看当年住过的宿舍,食堂,感慨万千,下乡让他们更懂得珍惜。更怀念那段峥嵘岁月。张泉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留守让知青们有了对家的思念。如今,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外语学院毕业,在青岛任职。青岛的哥嫂也在周日来度假,红英姐种的南瓜、冬瓜,无公害的蔬菜,成了他们的新宠。红英以她勤劳朴实的品格,赢得公公婆婆的赞许和亲人的爱戴。香草园里百花齐放,再现了当年那群热血青年的豆蔻年华,昔日挥洒青春的香草园,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张泉夫妇也以他坚定的信念,默默的坚守,正像那株向日葵,向着阳光迎来送往,守候着香草园烂漫的春,丰硕的秋。
(责任编辑:许慧)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