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市民买药更便宜啦

关键词:药品加成|公立医疗

  东营网讯记者从市医改办获悉,日前,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全省第一个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将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

  长期以来,我市医疗机构的举办主体多元,公立、民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单就公立医疗机构来说,其举办主体也很复杂,除各级政府举办的以外,国有企业及高校也举办了一批医疗机构。新一轮医改启动后,我市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已于2012年陆续取消药品加成,但其他主体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一直延续以往的做法,成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盲区”,造成市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患者之间就医成本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市医疗资源效率的正常发挥。而今后,这部分非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也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市民到这些公立医疗机构买药将更便宜。

  根据《通知》要求,记者了解到,我市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特需医疗服务及其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落实市场调节价政策。同时,将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9月底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建立起价格动态补偿机制,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分别由政府(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和主办单位(非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补偿,其余部分通过医疗机构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实行分级定价,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鼓励创新和使用适宜技术相结合,改进公立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疗新技术尽早进入临床使用,不断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医疗服务,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加强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和诊疗行为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制定放开项目的价格,规范调价频率和幅度。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破除“以药补医”、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的重要举措。通过价格改革,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记者 陈莎莎 通讯员 黄璐禛 林志凯)

  相关链接

  油田医保将执行新药品名录今后百姓用药报销更多了

  9月19日,记者从胜利石油管理局了解到,今后油田医保将执行新药品名录,同时有36种国家谈判药品将被纳入医疗保险乙类药品范围,其中包括肿瘤靶向药、肾病药等,这意味着,今后百姓用药报销将更多,自己花的钱将越来越少。

  2017年,人社部印发文件正式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根据该文件精神,油田探讨研究了新的改革计划,并最终定在9月开始,执行新的医保药品名录。据了解,2017年版《国家药品目录》,纳入了现有药品目录没有覆盖的治疗领域以及重大疾病、精神疾病、儿科、妇科等药品,这也是自2000年的第一版药品目录以来的第四次调整。药品目录调整后,西药和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其中西药部分1297个,中成药部分1238个。较2009年版目录增加了477个,增幅约15%。并且还新增了91个儿童药品种。

  本次药品目录调整中,绝大部分国家基本药物被纳入了药品目录甲类部分,支付比例高于乙类药品。执行新目录后,同等条件下参保人看病参与报销的药品和报销的金额增加,自己花的钱或有所减少。另外,36种国家谈判药品被纳入医疗保险乙类药品范围,在西药中,包括肿瘤靶向药以及治疗心血管病的托伐普坦、治疗全身用抗感染药的吗啉硝挫氯化钠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药物,在中药中,有复方黄黛片、注射用黄芪多糖、参一胶囊等5种药品。 从价格上看,相比2016年,改革后这些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降幅达到70%。这意味着,对于患者来说,今后不仅药品的价格降低,可以用医保报销的药品也越来越多。 (记者 闫雯雯)

(责任编辑:许慧)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