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装备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三 大国重器如何再燃新动能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今年5月,我国在南海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开采平台就是由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一号”深水半潜式平台;6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研制的时速400公里动车“复兴号”跑上京沪高铁;潍柴博杜安发动机登上美国纽约市中心的伊斯特河轮渡,这是中国柴油机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济南二机床快速冲压线在福特汽车美国本土工厂顺利交付,每分钟15件的速度让美国工人直叹“不适应”……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工业之基,是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国重器”。我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目前装备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三位;若不计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均居全国第二位。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有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919家,主营业务收入10186.6亿元,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10%以上,占我省装备工业的24.2%。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还存在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能力不强、高端专业人才和高级技工不足等短板。如何突破现状,找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路径?

  突破高端难度大

  企业的动能要保护

  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在企业。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紧盯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十年磨一剑”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记者。

  7月13日,在潍柴的展厅里,从工程机械、船舶动力总成,到豪华游艇、重卡整车,每一种都做到国际领先水平。眼下,潍柴的发动机、变速箱、火花塞、液压传动系统等品牌,销量全球第一。

  但即便是潍柴这样的“大块头”,突破国外垄断也并不容易。潍柴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攻克大马力高速柴油发动机,潍柴用了10年;工程机械发动机需要把卡车发动机的“风冷”变“水冷”,潍柴用了5年;2012年,潍柴收购意大利游艇巨头法拉帝以后,消化对标用了2年,终于潍坊生产的相近功率段船舶发动机完全达到法拉帝的质量。

  去年,潍柴集团销售收入1341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已过1000亿元,势头仍健。但潍柴并不停步,而是目视未来,布了一个更大的局。

  潍柴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说,“潍柴刚刚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布局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发动机、锂电池等。规划投资500亿元,建设中国最大新能源动力产业基地。这就是我们的‘新动能’!”

  在潍柴不远处的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门口的员工停车区,几十辆搭载着该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8AT自动变速器陆风轿车,像是在共庆胜利。

  8AT,这是做柴油机配件出身的盛瑞用10年时间、投资10亿元研发的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年间,盛瑞老产品挣的钱全部投入8AT的研发中去了,公司几度经营困难,还是咬着牙,坚持8AT研发没有中断。2008年盛瑞经营困难,董事长刘祥伍和管理层自降工资,每月只拿800元生活费,8AT研发人员的薪水却不降反升。

  8AT样机壳体第一次铸出后,盛瑞副董事长周立亭怕途中磕碰,不敢用物流公司,带人跑到宁波去接,亲自把壳体背了回来。“盛瑞的未来,就靠这8AT了。这样机比我自己的女儿都亲!”周立亭说。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林江海说,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高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关键部件、单元的重点突破,非常难得。像8AT这类带动力强的关键核心产品,政府应加大力量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企一策、一业一策

  政府扶持需更精准

  在青岛城阳棘洪滩的“动车小镇”,全国近60%的动车、25%的地铁出自这里。

  从中车四方搬迁至此的一个企业,到拉起一个570亿元轨交企业集群,青岛市政府“个性化”服务起到关键作用。

  几年前,中车四方抓住高铁机遇,老厂址不够用了,青岛市政府帮企业在棘洪滩找到了更大的土地。随后,又引导四方庞巴迪等龙头企业也迁过来,引进高铁座椅、高铁空调等配套企业和研发高铁新材料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目前,这里已聚集了120多家整车装备及零配件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形成了便捷的“配套圈”。

  棘洪滩原来是一片盐碱滩,交通不便。布局基础设施时,城阳区和中车四方一起做规划,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青岛市又规划了“动车小镇”,以世界轨交产业“硅谷”为目标,不遗余力“引爆”小镇,对高端轨交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去年9月,中车集团获批和青岛市共同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车提出,需要建一条100公里的试验线。这个跨区、甚至跨市的设施非同小可,势必需要巨大的投资和众多协调、拆迁工作。但青岛市政府二话不说,马上动起来,千方百计想办法。

  政府服务的效率转化成了企业的效率。青岛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郭林旗向记者介绍,在中车系统中,青岛四方是造车最多、效益最高的。

  青岛则收获了一个个产业集群。围绕搬迁后的北船重工,青岛西海岸培育起来了千亿级的海洋工程与装备产业集群;围绕即墨一汽大众工厂,正培育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处长王桂强对青岛围绕龙头企业培育集群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说,加大产业基地、园区的培育建设,促进高端装备集聚、集约发展,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是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我省正在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也将划定一些集群予以重点建设。

  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栖霞的一家小公司。以前,企业埋头研究单台工业机器人,市场开拓遇到了困难。烟台市经信委引导拓伟搞产业化应用,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亲自跑到玲珑轮胎推荐这家企业。玲珑轮胎的认可让拓伟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从以往的年营业收入三四百万元增长到几千万元,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亿元。

  “不同企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扶持。有的在搞核心技术研发,有的需要重点领域推广,有的需要产品配套。政府的扶持也应个性化。”烟台市经信委装备产业科副科长周海亮告诉记者。

  位于德州的山东普利森集团,在高档数控深孔加工机床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省内的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综合实力最强。但是,近年来机床行业普遍不景气,企业也受到影响。普利森集团董事长陈声环呼吁,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扶持也应一业一策,更加精准,对关键行业在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倾斜,帮企业尽早完成新旧动能转换。

  “培养一个熟练的汽车装配工3个月就行,培养一个合格的机床工人,需要五六年。机床行业需要稳定的队伍,若等机床企业撑不下去了再去扶持,就为时已晚!”他说。

  动能释放

  亟待打破条条框框

  纺织印染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用工的行业,然而位于泰安市的山东康平纳集团却全非如此。印染车间空气洁净无味;新建的智能染色工厂,染料和助剂配料、输送,装纱、染色、脱水、烘干,全部自动完成,只有总控室的电脑前有人在盯守。

  7月17日,在康平纳智能染色工厂一个正在调试的染缸前,康平纳集团董事长陈队范说,通过创新研发浸堆染色方法,改进循环方式,节水70%。就连不起眼的线轴,都有发明专利:因为线轴若密封接合不好,接缝处就会漏水,染色就会不均匀。

  陈队范介绍,比起传统染色,智能染色工厂吨纱节水70%、节电45%、节约蒸汽58%、减少污水排放68%、减少用工80%、提高生产效率28%,一吨色纱市场售价大约1万元左右,康平纳智能染色工厂吨纱染色降低成本3298元!

  康平纳智能工厂的核心装备——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设备,2014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逼得意大利老牌纺机企业的同类模块价格立降一半。

  从“卖布”到“卖设备”,康平纳集团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用了10年时间,投入了6.9亿元。陈队范说,“卖布”挣的钱都投在这里了。眼下,新疆库尔勒与康平纳签订合建智能染色工厂的合同,合同额23亿元。河北、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正在集中关停小印染,正是市场机会巨大的时候。

  但是,就在这个引爆市场的节骨眼上,企业却得不到贷款。因为“纺织化纤”被划为“压缩退出行业”,银行限贷、压贷。

  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先进装备,因为“纺织行业”一顶帽子,贷不到款?陈队范很无奈。行业上下呼吁,政策应该实事求是,对这些行业实行名单管理,将“新动能”和“过剩产能”区别对待。

  动能释放,还有很多潜力。6月29日,由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8所高校、5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重点企业,成立了山东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领衔,包含5名长江学者和省内外该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

  “没想到当天来了300多名代表,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热情很高。这才20天,已经有企业对接上了,搞数字化改造。”7月19日,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林江海高兴地告诉记者,装备制造业中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有的企业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帮一把。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现在院所与企业采用股份制等形式组建“新型创新主体”面临诸多政策障碍,政府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林江海呼吁,政府应更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扶持,打破中小企业各自为战的困境,让企业低成本地变“智能”,及早完成新旧动能转换。

(责任编辑:徐帅)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