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今年飞机、机械灭蝗大捷 历时半个月灭蝗百万亩

关键词:灭蝗|飞机|机械|大捷

 

  东营网讯 7月4日,随着最后一架次运五型灭蝗作业飞机稳稳地停在黄河口镇治蝗专用机场,历时半个月的全市夏蝗防治工作全面结束。夏蝗地面防治工作于6月20日全面展开,作业面积主要集中在垦利县、河口区、利津县及东营区境内,7月4日结束,防治面积100万亩。有效地压低了夏蝗密度,减轻了秋蝗发生程度和防治压力,确保了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

  老蝗区的“蝗历史”

  东亚飞蝗是具有突发性、暴发性和迁飞性的重要害虫,蝗虫灾害是东营市农业重大生物灾害之一。我市地处黄河三角洲,由于黄河冲积造陆的原因,在这里形成了东亚飞蝗最适宜的孳生地。我市蝗区既有历史性老蝗区,又有黄河逐年淤积而成的新生蝗区。蝗区总面积为488.685万亩,占山东省蝗区总面积二分之一,占全国蝗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东亚飞蝗发生地之一,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东亚飞蝗蝗区。常年发生180万亩,防治150万亩左右。蝗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沟、渠、路、坝纵横交错,油井架、电线杆林立,沼泽地、烂泥塘,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蝗情很难掌握,查治十分困难。

  我市是历史性的老蝗区,据利津县志记载表明,自1524年至1948年,424年间蝗虫大发生达二十四次之多,蝗灾导致妻离子散、卖儿卖女逃荒要饭年达15年之多。“万历癸已年(1593)蝗飞蔽天,自西北来,由三岔散去”;“民国二年春夏之交,大旱蝗田苗、龈殆尽”;“民国三十二年,今春垦利、广北、海滨发现蚂蚱,北起黄河、南至小清河、东至海滨、西至垦利地边缘,到处发现蝗蝻,其对人民危害空前严重”;民国37年(1948)宁家、徐王、左王等地蝗灾严重,全县减产四成。此地时常水淹失收,蝗虫成灾,造成民不聊生。

  当地老百姓形容这个地方:天上野鸭叫,走的是茅草道,蝗虫堆成堆,蛤蟆呱呱叫,旱了没粮吃,涝了抱着个要饭瓢;也称“利津洼里三大害:兔子、蚂蚱、岳光岱,是指兔子、蚂蚱(蝗虫)吃庄稼,岳光岱是个大土匪,不管人民死活搜刮民财。那些岁月,蝗群迁飞“声如风雨”,“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吃得“寸草不留”,每到之处造成“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惨景。据史志记载,1927年,仅山东省蝗虫成灾,使得700万灾民流离失所。旧社会劳动人民尽管饱受蝗虫的饥苦,但也积累了和蝗虫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曾采取鸡鸭朴食、开沟朴打、火烧土埋等方法开展防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东亚飞蝗的查治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新中国成立68年来蝗虫未出现起飞和成灾现象,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今年蝗虫不起飞

  2017年,我市夏蝗中等发生,5月12日夏蝗蝗蝻开始陆续出土,比常年偏晚2天。

  据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夏蝗地面防治工作于6月20日开始,7月4日结束,共计防治面积100万亩,果达95%以上。地面防治共计动用背负式弥雾机1600台、大型治蝗药械20部、人员2900人、车辆320辆、高效低毒农药58吨。飞机防治于6月24日开始作业,今年共动用2架运五型作业飞机,飞行36架次,防治40万亩,作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垦利区的重点蝗区,防治效果达95%以上。

  夏蝗结束,秋蝗预备。秋蝗防治计划开始实施,各县区将于8月12日前开展1次拉网式普查,掌握秋蝗发生动态、发生密度与分布,及时将蝗情汇报。

  从手抓到化学预防再到生态防控

  “最早使用手抓、扫帚拍,后来就进行喷药防治,现在我们在试验东亚飞蝗绿色防控技术。”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几种生态防控的新技术:“我市盐碱度较高区均可使用‘上农下渔’模式,建立台田种植、坑塘水面养殖操作模式,达到排碱降盐的目的,形成生态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还有“增加植被覆盖度”模式、“调整植被结构”模式、天敌控制蝗害等。

  据介绍,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示范,组配出了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蝗区特点的绿色防控策略。确立了以蝗区生态环境为基础,因不同蝗区制宜地培育并发挥蝗区生态系统中自然控制蝗害诸因素的作用,辅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必要的化学调控,创造不利于蝗虫发生繁衍而有利于自然植被和天敌资源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并加以充分利用,逐步稳定地控制蝗害。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