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青岛"治堵"有良方 179个堵点动"手术"

关键词:智能交通|治堵|动手术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7月4日,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青岛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公安交警部门从科技投入、道路优化、严格执法和勤务改革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青岛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2017年上半年,青岛市交警部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70万起,同比增长11%。

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参会人员观摩青岛市交警支队智能交通指挥中心。

  车虽然增多

  但路好走了

  机动车保有量236万辆,年均增长10%以上,每千人拥有机动车302辆,这是青岛市近期公布的一组关于岛城机动车现状的数字,记者了解到,这组数字使青岛市成为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青岛市区复杂的道路环境和全省第一的机动车保有量,让青岛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但越来越多的车主对岛城交通状况的改善有着深刻的体会:“早晚高峰持续的时间明显减少,路口等信号灯的时间越来越短。”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2016年青岛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时间缩短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高德地图”将青岛拥堵排名由2015年的第9位降至第25位。2016年度青岛市“三民”活动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交通出行”满意度较2015年提升8.8个百分点。

  这一组组数字更是显示了青岛市交通拥堵状况在逐渐缓解。7月4日,省公安厅在青岛市召开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青岛市交警部门揭秘岛城提速、解堵的秘诀,详细介绍了青岛特色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

  智能交通自动

  处置拥堵1100次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后,交警部门有了“对症下药”解决交通拥堵、快速处置各类交通违法的良方。2013年起,青岛市两级财政先后投资13.42亿元,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智能交通管理网络,实现了对实时路况的精准监测、道路交通的精细管理和群众出行的精确引导,切实提升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目前,全市智能交通系统共建设1200台高清数字监控摄像机,布设微波、超声波、电子警察检测点4000处,覆盖68条主干道、102条次干道、75条关键支路以及11条高速公路、38条国省道,累计汇聚交通流数据649亿条、卡口过车数据180亿条。通过图像二次分析、卡口过车分析以及事件检测等多种手段,实现对交通事故、拥堵警情自动发现、弹窗报警,让治堵有了敏锐的“眼睛”。2016年,利用智能交通自动发现、及时处置拥堵、事故1100次,发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智能交通系统二期工程正在稳步地推进过程中,最快将在年底开建。”青岛市交警指挥中心副主任韩云晓介绍称,“智能交通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届时‘大数据’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900处红绿灯

  量身定时间

  有了大数据支撑,交警部门不断在堵点进行“手术”。每周,青岛交警官方微信都会发布一条甚至多条关于道路优化的提示或意见征集。“自去年五月份以来我们已经完成对179处路口路段实施可变车道、潮汐车道、路口渠化,增划交通标线57万平方米,增设、改造交通标志1370处。针对7条地铁线路同时施工带来的拥堵压力,制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科学划分行车区域,增设停车和诱导设施,施工区域通行效率提高20%以上。”韩云晓告诉记者。

  “每一处路口的道路优化我们都是在汇集了至少3个月的交通流之后做出的。”主刀堵点优化的韩云晓告诉记者,他们在进行路口优化的时候不放过一公分、一秒钟:“为了增加路口的通行效率,增加路口处的车道数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根据国标,小型汽车车道的宽度不低于2.8米,大型车辆的车道宽度不低于3米,为了使路口原本的3个车道变成4个或5个车道,增加蓄车量,我们就拿着尺子,精确到每一公分。”

  在进行路口道路优化的同时,交警部门还对城区900个路口红绿灯“量身定做”了配时方案,对48条易堵道路进行了协调控制,对527个交通信号进行了优化控制,对交通需求量大的8个主要商圈进行了区域需求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核心区域通行效率。韩云晓介绍:“信号灯的配时也非常有讲究,要根据信号灯之间的距离,这一路段的车流速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有时信号灯配时差一秒钟,就会导致整条路的瘫痪。”

  记者还了解到,无论是信号灯的配时还是路口的优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路口优化后的一个月两个月,这个路口周边的拥堵状况改善,车主们发现这一路口交通改善后都选择这一路口出行,便导致这一路口压力再次增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调整。”韩云晓介绍。

  上半年查处各类

  交通违法370万

  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既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症结,也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青岛市交警部门依托缉查布控和智能交通系统,推动路面执法和视频巡逻无缝衔接,持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等行动。2016年青岛市交警部门查处醉驾1795起,酒后驾驶超1.4万起,今年以来,执法力度更加空前,仅上半年查处酒驾10614起、醉驾1496起,各项指标居全省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酒驾保持零容忍态度,并加大酒驾尤其是农村地区酒驾违法的查处力度,逐步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市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广键表示。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青岛市交警部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70万起,在去年同期查处总量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同比又上升了11%,其中查处渣土车、大货车交通违法4.2万起,在全省严打专项行动中位居首位。随着交警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大,交通事故和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3%和1.6%,今年以来同比下降2.96%和2.7%。

  市内三区50警区

  8分钟内见警

  针对传统交警勤务模式指挥层级多、用警粗放、警情处置不及时等问题,自2016年5月起,青岛市交警支队全面推行与智能交通相适应的现代勤务机制,建立扁平指挥、可视调度、闭环管理的勤务模式。

  市内三区划分为50个警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从时间、主体、行为三个维度,细化高峰、平峰、午间、夜间以及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等10类勤务,将每一项勤务、每一起警情直接推送到每个警区、每名民警、每个路口,促使警区想方设法管好“责任田”,维护好辖区交通秩序。据交警部门后台数据分析,勤务改革前民警接警后30分钟抵达事故地点,目前这一时间已经控制在8分钟内。

  勤务管理系统,对拥堵指数、查处违法数量、交通事故起数等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接警、派警、出警、处警、考核”全程留痕、可查可控,考核结果与单位、民警考核挂钩,实现勤务运行闭环管理。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