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千企招商大走访:新签约项目总投资907亿

关键词:千企招商|签约项目|总投资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事关经济增长和发展后劲,事关民生改善,事关全局和长远,事关青岛“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新目标、新蓝图的实现。

  为筑牢这条“生命线”,今年4月份以来,青岛市创新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以走访促招商,以招商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赢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青岛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千企招商大走访”在促进招商引资上立竿见影。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新增签约项目58个,新增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07亿元,涌现出总投资1亿欧元的空客直升机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实验室、总投资100亿元的“IBM智能机器人小镇”、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青岛分院、武船集团北方生产制造基地等一大批“明星项目”。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相关产业链条,强健实体经济的筋骨,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走出去天地宽

  想要在招商引资这场硬仗中有所作为,必须首先“迈开腿”,走出去就有无限可能。

  今年4月11日,我市决定在全市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一周后,市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意见》,一场“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旋即展开。

  招商引资,谁都不能当旁观者。一时间,从市领导到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市“一把手”,到各经济功能区主要负责人,再到招商人员,上下一心认真梳理走访企业,严格落实招商责任。

  肩负使命,心怀诚意。他们一次次敲开企业的大门,播下合作共赢的种子;他们一遍遍走进项目现场,伸出助力发展的双手。截至6月上旬,全市有关部门、区市和经济功能区累计走访企业2085家,完成走访计划140%。

  “走出去,了解了产业最新的发展潮流,知道了自身的不足;走出去,知道了企业最真实的诉求,打下了合作基础。”这是李沧区商务局项目负责人韩阳在“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中的切身感受。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千企招商大走访”已经成为宣传推介青岛的绝佳契机和广阔平台。

  精准才有效率

  企业千差万别,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招商大走访绝不能搞“大水漫灌”“雨露均沾”。走哪里、访哪家,决定“千企招商大走访”的成效,关乎招商引资的大局。

  “要想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必须推动‘全民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提高专业化水平。”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说。

  经过前期梳理、结合青岛实际,大走访活动确立了“两条主线”,并主要围绕这两条主线面向全球开展专业化、精准式招商引资。

  一条主线是:梳理境外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央企百强、省属重点国企、民营企业500强等名单,根据我市产业规划发展方向,提出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船舶海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等20个行业领域,形成涵盖881家企业的招商企业走访名单。

  另一条主线是:确定目前在谈、待建、在建的在手重点内外资引进项目60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共215个、总投资3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共391个。

  两条主线划分清晰,侧重点鲜明。“对重点招商企业的走访,要积极宣传推介我市国际城市战略、‘三中心一基地’战略规划以及最新合作机遇,了解对方企业最新战略布局和投资方向,对接项目信息线索,积极邀请来青考察,推进项目合作落地。对在手项目企业的走访,要服务企业推动在谈项目,进现场解难题,细化分工,逐项落实,确保招商项目引进建设有实质性进展。”市商务局巡视员邢立志说。

  精准才有效率。截至6月上旬,我市市直部门走访企业462家,新增在谈、待建、在建项目100个,走访世界500强49家、国内500强34家;各区市、经济功能区走访企业1623家,新增在谈、待建、在建项目490个,走访世界500强95家、国内500强183家。一个精心筛选的潜在优质“项目库”正在培育中。

  用改革促招商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千企招商大走访”引发的变革,正在成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转型升级”的引擎。

  为了弥补传统以政府为主的招商模式的不足,今年以来,李沧区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整合行业资源,先后成立海创、金水、城建、融鼎、融海、融智、融盛等7个国有公司,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实施专业招商、精准招商,成效显著。

  “经过前期的反复对接,目前,我们已经和国内某知名投资集团就创新金融、大健康、大快乐、蜂巢等业务开展战略合作达成意向,”青岛金水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柳凯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在看重政策环境的同时,对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作为市场主体,我们有合作伙伴看重的行业资源、市场经验和项目支撑,因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在全市层面,我市正在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快向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现代产业招商创新模式转变,引导各类资金投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融合发展。

  独行快,众行远。传统各自为战的招商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增强战斗力,各招商主体“联合作战”逐渐成为常态。“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同市城乡建设委、市经信委、市金融办、青岛仲裁委等多个部门分工协作,联合招商,顺利促成了多个项目的落地。”市北区招商促进局局长张锡涛说。

  “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中,我市全面整合市直部门、市工商联、各区市、各经济功能区、境外工商中心等招商力量,按照“联动、精准、专业、合力”原则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协同效应,形成招商合力。

  环境也是生产力

  优良的营商环境对资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这也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决定将其天愈康复医疗机器人北方中心选在青岛的主要原因。

  “6月21日,市北区负责人带队到公司走访,了解到我们遇到的困难后,当场要求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没想到,仅仅两天后,就帮助我们落实了办公场所,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他们优质高效的服务坚定了我们落户市北区的决心,增强了在青岛长远发展的信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天愈康复医疗机器人北方中心总裁岳秀哲说。

  眼下,我市正在打造招商引资模式“升级版”。“我市将从战略、机制、政策、产业、研发、总部等方面形成实施意见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逐步从‘政策优惠型’向‘资本运作型’转变,出干货、出实招,形成有青岛特色、国内领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加‘投资青岛’的含金量。”邢立志说。

  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投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取消一般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限制,有序推进金融、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等服务领域开放,鼓励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大力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审批速度,加快项目落地,进一步清除阻碍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和“玻璃门”“弹簧门”,把投资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生产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