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昨日拉开帷幕 我市1.3万多名考生从容迎考

关键词:高考|考生

老师拉起横幅,为考生加油。

考生与送考的老师击掌互动。

老师给考生送上爱的拥抱。

考生统一乘车,前往考点参加考试。通讯员 丁子勇 拍摄

  又到一年高考时,全城关注,全程护考。6月7日,高考第一天,我市1.3万多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迎战人生大考,扣响大学之门。

  老师、家长温馨送考,多个部门合力护航,爱心组织、商家热心参与……“作弊入刑”后的第二个高考,严肃的同时不失温情。

  一声“加油”、一个手势

  送考场景感人、文明

  “加油!”“你们是最棒的!”6月7日7时30分许,市一中新校校门口响起响亮的口号声和加油声。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击掌,一个拥抱,一个手势……市一中文科考生列队走出校门,与送考的语文组老师和家长们互动。他们面带微笑,神色从容,有的班级还齐声喊起加油口号。送考的场面振奋人心、文明有序。该校约八百名文科考生统一乘车,前往东营区一中考点参加考试。

  “轻松应考凭自信,旗开得胜靠语文。”“披星戴月,如歌岁月已无悔;舍我其谁,折桂蟾宫在今朝。”市一中语文组老师拉起横幅,提醒考生注意事项,为考生加油!每一场考试前,市一中的老师们都会这样列队为考生送考。

  校门口,前来送考的家长们与孩子们挥手致意,纷纷拿出手机,当起“拍客”记录下这一特别的时刻。有一名男家长,当每辆车出发时,他都对孩子们伸出大拇指或做出代表“胜利”的手势,许多考生也热情地回应。

  考场外,爱心商家、志愿者设置爱心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免费饮用水,并设置失物招领处等,为考生和家长献爱心。

  无线电屏蔽设备上岗

  拦截三公里作弊信号

  考点周围封路,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上岗,考场全面启动实时电子监控和网上巡考系统,金属探测器、指纹识别仪、身份证识别仪鉴定考生身份,各考监考教师对调……“作弊入刑”第二年,“严格”依然是高考不变的关键词。

  除此以外,今年我省还下发通知,要求高考期间高校学生一般不允许请假,防止高校学生替考。

  记者看到,考生自行打印的A4纸大小的准考证上不仅有考生信息、考试时间、考生须知、填报志愿提醒外,还有一句“郑重告知”,提醒考生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履行《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中的各项承诺,对违规作弊或代考替考者将按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规定及《刑法修正案(九)》严肃处理。市招考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试前,考生全部签订了诚信考试承诺书。在考试过程中的违纪舞弊行为,都要记入考生诚信电子档案,并提供给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

  考试期间,在市一中考点门口停放了一辆无线电监测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上的设备可以监测到考点三公里以内的可疑信号,并能快速进行拦截。我市各个考点都配备了类似设备。

  两所新校首次为考点

  开考第一天交通顺畅

  今年夏季高考,我市共设6个考区、10个考点、465个考场。10个考点分别为东营市一中、东营区一中、河口一中、垦利一中、利津一中南校区、利津一中北校区、广饶一中二校区、广饶一中三校区、市胜利一中、市胜利二中。与去年相比,减少了市胜利六中一个考点,考场数减少8个。

  另外,此次也是市一中、市胜利一中新校自去年全面启用以来首次作为高考考点。两所新校全部达到标准化考点标准。市一中、市胜利一中新校位于中心城区东西城的北部,远离闹市区,此次高考期间两个考点封路仅需封校门口路段,对交通影响小。7日考试期间,市一中、市胜利一中新校门口秩序井然,停车场车位充足。

  今年考生人数

  较去年略减

  记者从市招考院获悉,今年我市夏季高考实际参加编场人数为13508人,考生人数比去年减少235人。高考第一天缺考约300人。

  据省教育厅统计,今年我省夏季高考报名人数为58.3万人,比去年减少1.5万人,减幅为2.51%。其中,通过单考单招、保送生等已录取3万余人,实际参加编场人数为54.9万人,比2016年减少近两万人,减幅为3.35%。

  6月7日举行了夏季高考语文和数学考试,8日将举行文综/理综和外语考试。(记者 李红佳)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