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开讲 李勇慧:中国古代书籍的演变
李勇慧个人简介
李勇慧,女,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二级研究馆员,现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兼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博导、山东艺术学院硕导。从事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三十余年。主攻版本目录学、古籍保护、文化史研究,专著《一代传人王献唐》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月8日上午,今年首期“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在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开讲。本期讲座邀请到的嘉宾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讲授的题目是《中国古代书籍的演变》。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到简牍、帛书,再到写在纸上的书、雕版印刷的书,她用实物、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一起领略了我国古代书籍数千年的变迁史,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的书籍样式,展现了我国古代书籍制作的精湛技艺,将观众们的思绪带入历史的长河。
文字的产生与演变
讲座现场,李勇慧博士深入浅出,先从中国文字的产生与演变讲起,娓娓道来。
她讲到文字是书籍产生的先决条件。远古的人们以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加深记忆,但这样无法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最初的史实,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图画等表意符号进行记录,经过长期的演变,文字逐渐定型和统一,为书籍的产生提供了必备条件。
她以图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刻在岩石上具有表意功能的岩画、陶器刻划符号,以及象形、指事、会意等六种汉字造字法和殷商以来的汉字演变示意表。初期书籍的产生
从商代到西周时期,古人记录祭祀、出征、狩猎、天气等活动和事物,还缺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和固定的载体,更多地使用兽骨、青铜器和石头。这些甲骨刻辞、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等,记录的内容多属于档案性质,数量非常少。这样的“书籍”在书籍史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讲座以图片形式展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陕西扶风西周遗址出土的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史墙盘、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正规书籍的产生
我国正规书籍大量出现在春秋时期,传说孔子删述六经。至战国时期,知识已突破“学在官府”的桎梏而广泛地在社会上传播,尤其是在士阶层。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百家争鸣”的出现,私人著述大量涌现,促进了正规书籍的迅速发展。
这时的书籍主要是将文字呈现在竹简、木简、帛等实物上,现发现出土实物均用毛笔墨书。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竹简、木简十分笨重,所占空间都很大,写作、阅读、保存、搬运都很不便利。帛便于书写,但价格昂贵,只有少数皇家贵族才能享用。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
西汉初年,书写材料发生了变化,纸张开始出现。东汉蔡伦总结以往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并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将其改良方法上奏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推广。以纸为载体是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乃至世界书籍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一段蔡伦造纸的视频中,讲到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以后纸张逐渐流行,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公元403年的东晋时期,政府发布以纸代简令,纸张在五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不仅在民间流通,而且成为官方文件的载体。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还沿用这套造纸工艺流程。
书籍制作方法的变革
从商周到隋唐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以刀刻或手写的方式制作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推进了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但用刀刻或手写的传播方式不容易进行规模性复制。
世易时移,随着在知识传播以及生活信仰方面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促使人们改革。纸、墨等材料的广泛应用,雕刻、治印、传拓技术的长期流行,推动并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在材料基础、技术因素和社会环境都渐臻成熟的基础上,雕版印刷术逐渐发展起来。
雕版印刷术是书籍产生方式上的伟大变革,使书籍雕一版而印千万,有利于更广泛而迅速地传播知识与信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雕印的佛教书籍《金刚经》就是成熟精美的雕版印刷品。在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中世纪时,宗教的盛行与印刷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雕版印刷的原材料为梨木和枣木,一位技术娴熟的雕版师傅需要三天时间才能雕好一块版。北宋布衣毕昇苦于雕版印刷费时费工,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元代王祯又创制了木活字;明清两朝,铜、锡等金属活字也被用于印书;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出现铅印并沿用至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书籍史上的又一伟大变革。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简策、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随着书籍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工艺的发展,书籍装帧形式不断演变,更有利于人们阅读和图书的保存保护。
简策是将单个竹木简编连成册,这种形式在商周至魏晋之时书籍的竹木简时代长期使用;卷轴装又叫卷子装,这种形式受帛书和编简成册的影响,南北朝至五代时期最为流行,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梵夹装最早见于古印度佛教经典,主要流行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经折装又称“折子装”,较卷轴装书籍更加便于阅读,出现于唐,宋代以来多用于佛教经典,当今还应用在书画、碑帖装裱等方面。
雕版印刷的书籍内页为单面印刷。李教授拿出装订形式分别是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外观差距不大的三本书,介绍了三种书在装帧形式上的不同。比如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与“蝴蝶装”一样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多用于元明时书籍装帧;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装是以整张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是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装帧在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与完善,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当下线装仍在流行,并被视为典雅的装帧方式。清末西学东渐,石印、珂罗版、铅印等西方印刷技艺传入我国,洋装书籍出现,精装、平装等书籍装帧技艺一直影响到当代。 (记者 任辉)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