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学路上那一抹靓丽彩虹——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中队长封艳红
每周为孩子们上一次交通安全常识课。
在车流中为孩子们竖起一道安全屏障。
3月6日,省总工会在济南举行庆“三八”暨女职工先进集体、个人表彰会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中队长封艳红被授予“山东省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作为一名交通警察,她以女性的柔韧与细腻,诠释着一线交通女民警19年的忠诚坚守;以温柔而博大的母爱和责任,撑起一把藏青色的安全保护伞,守护着三万余名孩子的上学、放学路。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2013年,中央政法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办的“慈爱•关心下一代”微电影公益宣传系列专题,她的事迹被纳入其中。2015年参与公安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晚会的现场录制。
车水马龙中一朵铿锵玫瑰尽情绽放
学校周边的道路因来往车辆、人员快速集中,快速撤离,而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被称为马路生命线。为守护孩子们的出行安全,2011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启动了“护卫天使行动”,同年9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建了第一支“女子交警护卫队”,封艳红被任命为队长。
“护学岗”周围交通环境非常复杂,每天上学放学时间,3980名市实验学校在校学生、1500余辆机动车及900余辆非机动车扎堆集中上路,给家长和孩子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2年3月1日中午,封艳红正在路口执勤,两个孩子的打闹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原本想去提醒孩子离开马路时,却发现孩子后方一辆原本停着的白色越野车突然倒车,眼看危险,她一个箭步上前拉开了两个孩子,自己的左脚却被车的后轮压过……在养伤的日子里,她每天仍记挂着孩子们,脚伤未愈刚能下地她便又投入到上学放学的车水马龙里。2015年10月29日下午,正值学生放学,一群社会青年纠集在执勤警车前,以对交通管理措施不服为由挑衅滋事,阻挠护卫队队员们执行任务,眼看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封艳红没有慌乱,她一面安排人疏导交通,一面挺身而出应对滋事者。面对七八个人的挑衅,她不卑不亢,先是从法律角度对他们的行为予以警示,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应,并站在对方角度上进行了劝解。这群滋事青年被她娇小身躯迸发出的浩然正气和巨大能量所震慑,很快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封艳红带领女子护卫队无论风霜雨雪、酷暑严寒,每天都在孩子上学放学的四个时段上岗。夏天酷暑炙烤,柏油路上热气升腾,汽车尾气、粉尘呛得嗓子发痒,炙热的阳光把她的脸和手晒得火辣辣的,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严寒冬日,雪片打在脸上,眼都睁不开,雨雪渗进衣服,寒冷钻心刺骨;但她深知重任在肩,即使感冒发烧输液,到点了她就拔下针头,坚持带病上岗。六年时间里,守卫护学路上,她从未有一天缺席。封艳红的女儿就在她所执勤的学校上学,几年来,封艳红安全护送了成千上万次孩子,却没有时间和走在学生队伍中的女儿说句话。好几次,女儿对她说:“妈妈,你每天都护送那么多小朋友上学放学,可为啥就顾不上我呢?”
付出终有回报,封艳红欣喜地看到周边的道路畅通有序,感受到学校、孩子和家长的信赖,“女子护卫队”也慢慢在群众中打响了名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支持她们。一位市民在网上赞道:“飒爽英姿两臂挥,红绿灯下吹哨音。酷暑严寒何所惧,护卫天使为人民”;一位热心家长送来了亲自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书画。
凝聚合力筑就安全屏障
“护学岗”所在的东营市实验学校,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周边居民小区众多,商场林立,车流人流大,在校生居住地分散,学校无法安排校车统一接送,每天高峰期人车形成的潮汐流,致使交通拥挤,严重影响了校前道路的通行。封艳红发现交通疏导和护卫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效果难以持久,她决心确立长效机制解决车辆疏导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研和分析,封艳红根据学校周边路面现状,结合多年执勤经验,就如何解决车辆、人员快速集中、快速撤离问题,组织建立了“交警牵头,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立了“远端诱导分流,调整信号配时,车辆分区停放,临时设施隔离,专门警力疏导,学校自我监管”等疏导解决方案。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置迷你隔离护栏,安装限时禁行、限时停车等标志,精心规划停车泊位,根据距离学校门口远近划分出A、B、C三个临时停车区,对应发放A、B、C三类通行证。全面落实老师、家长、交警、社区四家联合责任制,对连续3次不按规定要求停车接送的,实施班主任老师、家长和交警三方约谈,并设立监督电话,请家长们监督执行。2014年5月,结合实际,她组织市实验学校辖区内校车驾驶员成立了首支护学志愿者队伍,为每位志愿者配发了“护学志愿者”袖标并合理分配相关路段进行护学,以群众引导群众的方式,达到较好的路面交通维护作用。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她定期联合警力对校前道路开展集中整治,并对车辆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东营市实验学校在“女子护卫队”护卫的六年时间里,护卫人数600余万人次,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
在学生心中播撒一粒平安种子
随着护卫工作逐渐的深入,封艳红意识到孩子们的安全单纯依靠外部力量的保护是不够的,他们自身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至关重要,但现在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家庭中的教育也是良莠不齐。于是封艳红和她的女子护卫队经过多方协调,尝试走进学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学实验。她选取东营市实验学校为试点,制订教学计划,设置了专门的交通安全课堂,将交通安全课程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大纲。
之前没有过教学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强,面对校园和众多的孩子们,怎样给孩子上好交通安全课,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封艳红靠着一股韧劲和决心一一克服。
她努力扩展知识层面,积极参加市里和单位内部举行的演讲比赛,参与、组织大型活动,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曾在市直机关“中国梦•参与改革见证改革”百姓宣讲活动中获奖。她通过自学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利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层面等特点,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宣传模式,创造了“一课一操加一演”的宣传工作新形式。她积极到学校听优秀老师讲课,向他们学习讲课技巧、讲课经验,为了讲好课,她先给自己的家人、朋友进行试讲,不断修改完善,家里成了她的实验课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制作了中小学生宣传课件31个,幼儿宣传课件9个,校车安全宣传课件3个。为增加交通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她采取模拟、体验式教学的方式,真正使交通安全意识植根于孩子心中。她被市多所学校聘为法制辅导员,每年为学生上安全课5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达20000余人次。
在做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封艳红多次带领队员们走访周边单位、商户,进门入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带动全社会的人共同参与到维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工作中来,逐渐形成了“交警主导、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