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方式多 微信送祝福
小时候,每到大年初一,我一定早早起床,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跟着爸妈出门拜年。
今年春节,天刚蒙蒙亮,街上已经有很多人了。熟悉的大人们都见面互打招呼,拱手问声“过年好”,小孩子也聚在一起嬉戏打闹、放鞭炮,这热热闹闹的场景,和平时冷清的街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的拜年一般先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微信拜年。今年春节,微信拜年我深有感触,在接近凌晨的时候,手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式拜年“轰炸”。你来我往的电子祝福充满整个手机屏幕,尽管在除夕之夜很晚才休息,第二天一早醒来,手机里又会是一堆堆的祝福信息。
而伴随微信拜年一同兴起的还有微信红包拜年,有别于传统的面对面送红包方式,微信红包简单方便,而且拼手气红包更是成为春节期间微信群的新宠。
有人觉得过年的习俗是“穷讲究、瞎折腾”,但我觉得这些“讲究、折腾”仍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尽管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拜年让春节这一天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普通节日,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幸福美好的回忆。(记者 贾漫华)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