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编灯笼编织出浓浓年味

东营网讯 1月17日,在广饶县乐安街道北花园村,苇编灯笼的传人张果林与家人正忙得热火朝天,灯笼需要剁苇子、拔苇叶、穿篾子、茬上口、挝上口、编筒子、挝下口、粘玻璃纸、贴绿边、绘画等23道工序……一家人分工明确,用传统手工灯笼编织出浓浓的年味。
据了解,广饶北花园苇编灯笼为清朝康熙年间由北花园张氏祖师开启首创,至今已传承三百年之久、一度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佳节喜庆期间的必备品,预示着人们对吉祥、如意和光明的追求。
从进入冬天以来,北花园村张氏家族的两个家庭的一家老小就投入到灯笼制作中,这样的纯手工灯笼,一个家庭一天能做四五十个。“芦苇必须用桓台县马踏湖边的芦苇,因为它的厚度、长度、粗细都是最合适的。”一只小小的灯笼,每一步都极其讲究。只见张果林用专用刀具将一支芦苇切分成七八根,芦苇在他手里似乎有了生命,很快便初见轮廓。
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他们不忘创新。糊灯笼的纸已经由过去的油纸换作玻璃纸;为了防止灯笼被点着,LED灯泡代替了传统的蜡烛。“当城市华灯四射、车水马龙的时候,这样一只灯笼能唤起我们记忆中的年味,望我辈将此遗产发扬光大。”张果林告诉记者。(记者 李喆)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