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

  2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英明,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国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孟瑛,中国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孙培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东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齐东磊,山东省农信联社东营审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魏民,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英明

  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2024年乡村振兴思路目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等有关情况,主要概括为“一条主线、三大提升、三项支撑”。

  “一条主线”就是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立足我市沿黄沿海盐碱地资源禀赋,坚持“抓村连片、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坚持“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拓展”,全面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

  “三大提升”就是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第一,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聚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内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2万亩以上。保障重要农产品产能供给,蔬菜总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蛋奶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坚持“一链一策”,持续巩固提升黄河口滩羊、大米、大豆、对虾等4条市级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发展质量,此外每个县区再培育1到2条县级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实施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充分发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作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20个以上,突破盐碱地治理改良新技术5项以上,建设良种繁育基地8万亩以上,培育作物新品种(系)50个以上。第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建设60个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600个和美乡村提升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路、水、能源、数字、物流、通信等网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开展强村共富专项行动,积极稳妥推动“共富公司”“共富工坊”试点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以上。第三,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全市示范村党组织数量达到40%以上。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重点抓好垦利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东营区解决承包地细碎化国家级试点、河口区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广饶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各类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由点上突破转向综合集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继续进行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项支撑”就是强化机制、要素、项目支撑。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实行重点工作挂图作战推进机制,通过召开现场会、定期通报、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工作推进落实。二是加强要素供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9%以上。年内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高素质农民1000人以上,达成“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意向20个以上。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三是强化项目支撑。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储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夯实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乡村振兴项目108个,总投资112.62亿元,今年重点实施86个,年度投资63.45亿元。刚才,我们举办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签约会,10家银行机构与20个项目代表现场签约,签约金额29.52亿元,创历史新高,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持续加大对各金融机构的对接服务力度,全力支持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加大对“三农”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同时,面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宣传金融助农政策,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李国栋

  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牵头部门,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323亿元,较年初增加145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167亿元,较年初增加28亿元,同比增长20.7%。具体来看:

  一、政策引领,不断健全契合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体系。人行东营市分行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金融措施,着力破解痛点堵点。充分运用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撬动引领金融资源在“三农”领域精准滴灌。去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3.9亿元,惠及3050户(次)市场主体;累计办理再贴现25.4亿元,惠及937户(次)重点领域企业。

  二、创新产品,量身定做适合乡村振兴的融资新品。围绕支持产业振兴,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创建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创推“黄河口滩羊贷”等特色农业信贷产品20余种,发放贷款余额30.4亿元。围绕支持人才振兴,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创业贷”等业务,全年累计发放1066笔2.3亿元。围绕支持文化振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成立“美德振兴乡村”党建联盟,指导东营农商行、垦利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创推“美德+积分+金融”服务模式。围绕支持生态振兴,组织金融机构探索打造出“盐碱地+土地改良”“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设施农业”“盐碱地+新能源”等四个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市盐碱地综合利用贷款余额214.2亿元,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63.3万亩。组织金融机构结合乡村实际探索开展了林权、碳排放权等贷款业务,截至目前,相关贷款余额32.1亿元。围绕支持组织振兴,指导金融机构推出“强村贷”等产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涉农组织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末,各类非企业涉农组织贷款余额11.3亿元,同比增长31%。

  三、优化服务,着力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边界,把企业登记开户、公共缴费、社保领取等乡村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嵌入银行网点或手机银行APP。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铺开“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整村授信”覆盖面达到100%。强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点标准化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在全市布放助农取款服务点985个。稳定乡村地区现金供应和现金流通,指导金融机构共布局乡镇网点117个,2023年现金投放3亿元,确保乡村地区现金服务及时到位。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32次,发放宣传单页1.6万余份,接收客户咨询3500余人次,向农村地区客户传授防骗防诈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强化协同,形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工作合力。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推动10家银行与20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额度约29.52亿元。开展“银行行长走进百家企业”活动升级版,组织银行行长现场走访市农业农村局摸排的31个涉农重点项目,一对一提供金融服务,现已为11家涉农重点项目发放贷款16.8亿元。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东营监管分局对全市35家银行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开展评估和通报,将评估结果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监管评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支持。2022年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评为“优秀档”银行机构7家、“良好档”7家。组织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参加全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短视频推选活动,指导东营银行获选优秀案例、广饶农商行获选优秀短视频二等奖,在辖内营造了各方关注、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

  2024年,人行东营市分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指导全市金融机构聚焦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多金融力量,重点抓好“四个提升”:

  (一)提升优惠政策使用力度。充分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积极向上争取2024年央行资金投放不少于5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为乡村振兴提供“真金白银”的低成本资金支持。

  (二)提升乡村振兴支持的精准性。结合东营实际,重点强化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金融保障,围绕农业规模化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做好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推广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建设,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精准性有效性。

  (三)提升金融服务农民群众的质效。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动涉农领域信用贷款的发放效率,扩大涉农经营主体合格有效抵质押物范围,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资金需求,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持续做好助农取款服务点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现金服务形式,从农村支付服务、征信查询、现金服务等方面,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

  山东台东营记者站: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请介绍一下农发行近期在服务粮食安全、支持乡村振兴和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孟瑛: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农发行基本情况,农发行直属国务院领导,由财政部全资控股,是执行国家意志,代表国家信用,服务“三农”需求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在省市县三级设立机构的政策性银行。目前东营市分行设有1个市行、4个县支行,员工101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农发行东营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资金优势、机构优势,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奋力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2023年投放贷款67亿元,贷款余额201亿元,较年初净增46亿元,同比多增28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市金融系统首位。

  一是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2023年实现粮棉油累放累收16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粮油收购市场份额占有率75%,积极支持丰泰军粮、垦利区河海农业等国有粮食企业,山东半球面粉、华誉饲料、广饶县汇通粮食等优质民营企业开展粮食市场化收购。积极开展盐碱地专项融资行动,创新推出“黄河口碱地贷”“安居富民贷”,逐步打造“盐碱地+”系列融资模式,探索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支持东营奶业、生猪、甜瓜、莲藕、鹿茸菇、黄河口大闸蟹、对虾等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农地贷款余额64亿元,高标准农田贷款余额2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0.7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贷款突破60亿元。

  二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发放帮扶贷款3亿元,贷款余额5亿元。审批水利建设贷款10亿元,投放4亿元,贷款余额14亿元,水利贷款余额创历年来新高。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审批贷款62亿元。第五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9个、79亿元,全部获批落地。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特别奉献单位”。

  三是倾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38亿元,较去年增加20亿元,贷款余额121亿元,较年初增加35亿元。获批16亿元贷款支持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系全省农发行系统单笔金额最大的农业科技贷款。

  下一步,农发行东营市分行将坚决扛起政策性银行头雁政治担当,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大战略”“三个升级版”,提升支农惠农服务质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政策性银行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乡村建设水平,促进农民增收。针对以上要求,农行东营分行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孙培伟:

  近年来,农行东营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积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深耕乡村市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截至2023年末,存、贷款总量分别突破500亿元、400亿元大关,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三年“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的国有商业银行。

  一是扎根乡村市场,提供便民服务。全行共设县域及乡镇网点28个,员工队伍700余人,占全市所有人员的65%以上。累计创建惠农通服务点112个、信息员396个,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全覆盖。在农村区域布放ATM、POS机等终端1083台,每年实现网上交易支付689万笔。不断丰富农村线上服务场景,将传统线下社保、医保、党费、电费、话费、物业费、取暖费业务,全部嵌入掌银生活缴费模块。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精准服务客户。结合东营当地特色,相继审批垦利大闸蟹、莲藕,盐窝滩羊,广饶李鹊蔬菜大棚和肉鸡产业集群方案,实现农户批量建档、批量授信、批量用信,持续打造“一镇一品”,累计授信6.5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行农户贷款余额22.89亿元,较年初增加7.09亿元,累计建档行政村1508个、建档农户15870户,预授信额度45.53亿元。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订单农户”等链式服务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到5.8亿元。

  三是强化产品创新,拓宽服务渠道。加强与农担公司、乡村振兴局合作,重点围绕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等领域推出“齐鲁富民贷”,免担保、利率低,随借随还、用信方便。截至2023年末,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2亿元,“齐鲁富民贷”余额10.47亿元,较年初增加7.17亿元。与农业农村部门、农担公司联合推出“强村贷”,累计为33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放“强村贷”3600万元,促进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

  四是加强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模式。积极推动乡镇基层数字化转型,为垦利全区、东营区5个乡镇上线“三资”管理平台。打造全国第一家肉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羊买买”,被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评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累计带动5.9亿元惠农贷款投放。以“羊”为活体抵押物的“智慧畜牧贷”在利津县实现首笔贷款投放。

  下一步,农行东营分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大涉农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大力推广“乡村振兴贷”,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打造“一镇一品”服务模式,持续做大做强农户贷款,助力农村农民创业致富,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大众网东营频道记者:

  普惠金融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打通普惠金融在涉农领域堵点方面,邮储银行都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齐东磊: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战略定位和监管要求,主动承担国有大行社会责任,不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一直以来,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坚决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通过深耕农村市场、深化科技赋能、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服务力度,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效,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夯实“三农”根基。

  深耕农村市场,优化金融服务环境。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全辖共有营业网点77处,其中县域及农村地区41处,占比53%。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金融队伍,累计投放涉农经营性贷款80亿元,先后为3.85万余户农户化解融资难题。持续提升交易结算服务能力,布放各类便民自助设备254台,办理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102.96万笔,全辖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超过95%。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主题卡”,结余量达15.86万张,累计发放16万张,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发卡覆盖面和用卡活跃度。

  深化科技赋能,加快延伸服务触角。依托大数据平台,打通信息壁垒,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整村开发、批量授信”,为农户提供更加方便精准的金融服务,已评定信用户2.80万户,推出专属线上信用贷款,秒批秒贷、无需抵押担保,已实现投放4.7亿元,户均13万元,有效满足农户的各类融资需求。运用“普惠金融生态版图”工具,落实“五定”打法,精准定位营销,强化过程管控、群链式开发,不断扩大普惠金融涉农覆盖面,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年增市场占比分别为12.07%、21.13%,均居全市同业第2位、国有大行第1位;普惠涉农贷款余额23.80亿元,年增6.12亿元,增幅34.63%,高于各项贷款19.34个百分点,线上渠道支用率超90%,摆脱物理网点束缚,让数字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优势行业开发。立足当地、结合实际,细分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开展研究与开发,确立市场活跃度高、开发潜力大、贷款需求旺盛、优质客户聚集的优质行业作为开发对象,加快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有特色、同业竞争有市场的信用贷款,累计为1.8万农户提供信用类经营贷29.28亿元,将服务“小农户”向服务“大三农”全产业链金融转变。加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投放,重点聚焦粮食、果蔬、生猪、肉牛、肉羊等重要农产品领域,累计实现投放12亿元,有力支撑了东营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中国邮政四流合一资源禀赋优势,围绕“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以邮政优质客群为基础,以信贷服务为切入点,创新推广协同合作新模式,深挖邮政服务场景和存量客户资源,持续深化邮银服务场景。

  作为“金融国家队”的一员,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立足广大农户需求,聚焦农村普惠金融市场,积极发挥自身业务特色和优势,做深做透“五篇大文章”,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田间地头,助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

  鲁中晨报记者:

  全市农商银行长期扎根“三农”、服务本土,请问,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商银行提升“三农”融资普惠性、可得性和便利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魏民:

  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固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有效发挥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2018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贷款2941.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77.7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43.64亿元、246.76亿元,占市内金融机构总额的25.97%和16.7%。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充分发挥农商银行“根植本地、贴近市场和客户”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创新推广“兴农贷”“宜居贷”“拥军贷”“强村贷”“富农贷”五大系列71款信贷产品,精准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398.20亿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打造独具特色的政银互动金融服务模式。全市农商银行与县(区)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选派174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人力支持。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385个,授信18.44亿元,以点带面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城镇社区“四张清单”,授信46.46万户、2100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市有营业网点186个,遍布城乡。传承“大挎包”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网点多、人员多、覆盖面广优势,按“3公里辐射半径”延伸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61个,布设各类电子机具0.13万台,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网络。全面推广“信e贷”线上办贷模式,全程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推行驻村办公制度,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通过开展农区整村授信、城区网格化营销,农户和城区居民用信覆盖面分别达到13.92%和10.2%,金融服务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显著提高。

  下步,全市农商银行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完善服务体系,为我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张宇轩

  审核:东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来源:东营发布)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