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黄河口 砥砺奋进铸辉煌

/

  滚滚黄河,奔流不息,从巴颜喀拉山蜿蜒而下,在这里汇入大海。中华儿女,壮志凌云,在鲜艳的党旗引领下,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这是一片蕴含红色基因、传承伟大精神的沃土。这是一座在盐碱滩上崛起、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一百年来,东营地区各级党组织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前赴后继、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拼搏崛起的发展史。

/

 一、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战争年代东营地区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

  东营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神奇土地,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东营就是山东农村党组织的发祥地,孕育了革命的火种,引燃了鲁北革命风暴。三四十年代,东营地区作为抗日根据地、老解放区、华东战场的大后方,广大干部群众参军支前、北上南下,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传播真理 唤醒民众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山东迅速传播,东营地区一些在外求学或谋生的爱国知识青年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回到家乡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帮助建立党组织,把革命火种播撒到家乡。广饶县延集村的延伯真是王尽美、邓恩铭在青岛发展的第一个党员。1924年夏,他受党组织派遣返回家乡,发展党员并组建中共寿(光)广(饶)支部,是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5年2月,鉴于两县党员人数不断增多,中共寿广支部分设,中共延集支部成立。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成立,1926年7月,中共黄丘支部成立,东营地区成为山东省乃至整个北方,农村党组织成立最早、覆盖最广、活动最久、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

  1926年春节,共产党员刘雨辉把一本由陈望道翻译的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带回刘集村,成为刘集党支部最重要的学习材料,这本当年使用过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历经战火,保存至今,成为唯一在农村使用并保留下来的《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这一时期,广饶党组织领导当地农民开展了觅汉增资、吃坡、砸木行等斗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胜利,大大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延伯真、刘子久、颜世彬等东营早期共产党人都曾在中共山东地委、山东省委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山东早期党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在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和白色恐怖下,包括东营地区在内的各地党组织都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东营籍革命志士相继在外地或本地被捕入狱。李耘生、耿贞元、刘良才、刘英才等先烈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大义凛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念。刘子久、刘考文、李毓祯、岳拙园等在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坚决斗争,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二)抗战洗礼 浴火重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利津、广饶等县的国民党官员和土豪劣绅纷纷携家眷外逃。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刚刚出狱的延春城、王兆津等东营籍共产党人和一直在本地坚持斗争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恢复重建东营地区党组织,在南部农村建立武装力量,竖起抗日大旗。1938年1月,组建了东营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2月,中共广饶县委在封庙村正式成立,抗日救亡工作迅速展开。

  为加强对博山、临淄、广饶等地党的工作的领导,山东省委先后成立中共鲁东工委、清河特委、清河地委、清河党委,渤海区党委,活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抗日武装是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后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许世友、景晓村、李人凤、杨国夫、马耀南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工作过。1938年4月,中共中央适时改变斗争策略,作出向平原推进,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决策。清河区军政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制定“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东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成为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的中心。

  以现在垦利区永安镇(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根据地,是清河平原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因地处偏僻、地域辽阔,便于隐蔽和迂回,是清河区的党政军群机关所在地和主要后勤保障基地。这里种的粮食、棉花、生产的军需民用物资,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还支援了胶东、鲁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的可靠战略后方,在山东乃至全国抗日斗争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41年至1943年,日伪军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和蚕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义和庄惨案、小码头惨案、刘集惨案等,杀害无辜群众2000多人。面对极端险恶的环境,党政军民团结一心,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二十一天反扫荡”中,清河区军民坚持“敌进我进”、内外线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对敌作战23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炸毁汽车30多辆,火车1列,击落、伤敌机3架,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签署嘉奖令,延安《解放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

  从1943年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军开始丧失战略上的主动权。从1944年春开始,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军民陆续展开攻势作战。1944年2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建立渤海区,随即对辖区周边的日军展开重大军事攻势。1944年8月18日,利津县城解放,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东省境内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抗日战争后期,党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日反顽,剿匪锄奸,建立民主政权,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始终奋战在斗争的最前沿。渤海区党委回应农民“耕者有其田”的迫切诉求,领导土改运动,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土地回到农民手中。翻身农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生产,踊跃参军支前。1945年春节前后,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渤海区掀起声势浩大的大参军运动,东营地区涌现出“一门五英雄”、商家连、周家连等先进典型,处处呈现“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景,生动展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

  (三)北上南下 参军支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渤海军区独立师、第七师先后挺进东北,陆续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海南等战役。从黑土地到海南岛,到处都有东营子弟兵的足迹。从广饶县刘营村走出去的刘梅村,随渤海军区主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屡建奇功,第一个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和毛泽东奖章。

  面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种种阴谋,为保卫解放区、捍卫土改胜利果实,渤海区党委发出了“减租、生产、练兵”的指示。通过开展生产、练兵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的生产发展,提高了部队的战略战术水平。同时,为粉碎国民党借“黄河归故”水淹解放区的阴谋,东营地区各县还掀起了以献砖献石、抢修险工堤坝为主的“反蒋治黄”运动,有力保障了沿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让解放区人民更加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在利津抢修王家庄险工堤坝时,县长王雪亭身先士卒,带头跳入水中,和民工一起排除险情,受到华东局通报表扬和记功奖励。

  这一时期,渤海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让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了身,密切了党群军民关系。解放战争期间,为支援前线,东营地区的群众喊出了“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物有物、要钱有钱”的口号,人口仅60余万的东营地区,先后有2万余青壮年参军,其中2000余人光荣牺牲。群众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节省下的粮食一袋袋、一车车地运往前线,先后有3.1万人组成几十个民工团、轮战营等随军支前;支援前线粮食近3500万斤,保证了解放前线的需要,为战争的胜利提供基本保证。420余名干部响应党的号召,随军南下到上海、浙江等地接管新解放区,另有100余名支前干部受命挺进大西南,与当地军民生死与共,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创业艰难百战多 筚路蓝缕开新局——奋力开拓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始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到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东营地区各级党组织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东营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书写了改天换地的新篇章。党的领导,始终是东营发展进程中的闪亮“航标”。

 (一)首开农垦 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创建国营农场作为农业垦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就与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50年3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在广饶县北部赵嘴一带建起山东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广北农场,开启了华东地区农垦事业的先河。广北农场第一任场长夏林,曾师从徐悲鸿学习美术专业,后投笔从戎。1950年3月任中共广饶县委委员、国营广北农场场长。他喜欢讲一句话:“皇帝的气魄,叫花子的作风”,即创业要有皇帝开创基业的气魄和目标,但创业过程要像叫花子一样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第二任场长、共产党员李子元在广北农场工作25年,他去世后,按其遗嘱,骨灰撒在了广北。在一代代广北人的努力下,农场成为全国农垦战线的一面旗帜,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水平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1956年6月,山东省地方国营黄河农场正式成立。首任场长慕思荣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英雄,是1954年版电影《渡江侦察记》的主人公原型之一。创业之初,他和干部职工一起住地窝子,喝苦咸水,靠铁锹镐头,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将黄河农场耕地面积拓展到8万多亩。1974年,慕思荣因病回济南定居休养,他们一家人来时带着一张木制小饭桌、一架碗橱,走时带的还是这些东西。在慕思荣等人的带领下,黄河农场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引黄灌溉实现了水利化,植树造林实现了林网化,并成为鲁西大黄牛良种基地。

  1963年,济南军区在孤岛一带开办军马场,到1967年发展成为全军第二大军马场。此外,国家还在东营境内设立了渤海农场、孤岛林场、五一农场等,在党旗引领下,一批又一批拓荒者汇聚黄河口,将青春与汗水绽放在荒凉的旷野上。

  广饶县三柳村的李田英是全国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创建人之一,1945年成立全省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推动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李田英作为农业战线的著名劳模,两次登上国庆观礼台,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接受过周恩来总理的宴请。但对于这些她从不居功自傲。1961年初,渤海发生海啸,海坝出现决口,眼看一万多亩麦田就要成为汪洋,李田英穿着棉裤棉袄带头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决口堵住了,可李田英却落下了终生的腿疾。晚年回忆起曾经的经历,李田英说:“我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我只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穷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就没有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黄河三角洲农垦事业的发展,把“山东北大荒”建设成为“米粮仓”,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由此积淀升华,还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兴利除害 引黄治黄

  万里黄河,险在下游,危在河口。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治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黄河,亲自审定治黄战略方针和重大措施,先后制定“依靠群众,保证不决口、不改道,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治河方针和“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方针。

  为了缓解黄河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实现对黄河的有效利用,党和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次“大复堤”工程。东营境内的152.63公里黄河堤防普遍得到培高、帮宽、加固,并战胜了1958年特大洪水,充分体现了人民治黄的巨大威力。利津县北宋镇于家村人于祚堂,是新中国首位“特等治黄功臣”。他在治黄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治河思想,对河道治理和修防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和主张,在治黄斗争中多次扭转险局,保障了黄河安全,在治黄战线上享有盛名。

  在“避害”的基础上“兴利”,是历代先贤治理黄河的梦想。新中国建立后,这一梦想逐步变成现实——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引黄的标志性工程。1956年3月,经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成立指挥部,组织实施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该工程为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工程于1956年4月正式开工,到1958年11月工程竣工时,灌区控制面积34.12万公顷。到1961年,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7.53万公顷。由于重灌轻排,次生盐渍化面积逐年加大,1962—1964年灌区停灌。1965年,复灌后设计灌溉面积调整为11.2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65万公顷。打渔张引黄灌区大部分在东营境内,构成东营引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东营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黄河自1855年改道自东营境内入海以后,在三角洲扇面上改道频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河口地区的生产发展,对防洪要求日益迫切,不允许尾闾河道再任意自然改道。1953年以后,黄河河口三角洲的摆动顶点从宁海下移至渔洼,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了三次大的人工改道。1953年改甜水沟、宋春荣沟、神仙沟分流入海为神仙沟独流入海。到1964年1月,神仙沟流路实际行河10年5个月,由于河道淤积使水位抬高,凌汛期在罗家屋子爆破分洪,水由刁口河入海。至1976年汛前,刁口河行河12年5个月,利津以下河道长度比1960年6月神仙沟长12公里,根据1975年汛期西河口6500立方米/秒流量水位分析,已达到改道控制水位即利津水文站10000立方米/秒,西河口水位10米(大沽高程),1976年5月在西河口实施了有计划的人工改道,由清水沟流路入海,行水至今。黄河安澜,为黄河三角洲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三)战天斗地 为国找油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被外国地质学权威戴上了“贫油国”的帽子。新中国百废待兴,而石油是工业的命脉,找油——对于年轻的共和国来说,意义非凡。

  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区域性的石油普查,最终勘探目标落脚到黄河三角洲。1961年4月16日,位于东营构造上的华8井首获工业油流,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出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胜利油田勘探会战和开发建设拉开序幕。1965年2月,全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在东营胜利村诞生,胜利油田由此得名。

  鲜红的党旗下,汇集了来自天南海北、数以万计的石油大军。数千个党支部就是建在战斗一线的坚强堡垒。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光荣使命的胜利之师,战天斗地,先后探明和初步探明胜坨、东辛、永安、滨南、现河庄、郝家、纯化等油田。至1966年,原油产量134万吨,胜利油田初具规模。至1973年,组织开展河口、临盘、孤岛等地区的勘探开发会战,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至1978年底,累计找到46个油田,原油产量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谱写了“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的壮丽诗篇,在共和国石油工业史上铸就了胜利的丰碑。

  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得到了油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也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座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在盐碱荒滩上迅速崛起。

  三、大河奔流风帆劲 浓墨重彩写华章——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黄河三角洲新城

  1983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东营市正式成立,奏响了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全新乐章。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历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勇立时代潮头,把准改革脉搏,扩大对外开放,锐意开拓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东营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东营由昔日山东的“北大荒”,崛起为今天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成为渤海湾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1983年建市时,全市工业总产值20.95亿元,其中地方工业2.17亿元,仅占10.4%。为了改变地方工业的落后面貌,东营市委提出围绕资源、市场、油田上项目,着力构建市域工业体系,地方工业乘势起步。1984年7月,市委召开全市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领导精力由过去主要抓粮棉生产转到70%的精力抓乡镇企业”。广饶县大王镇率先在企业打破“大锅饭”模式,形成了“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发展局面,1986年成为鲁北第一个“亿元乡镇”。到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由4060个发展到3万多个,总产值突破10亿元。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石油经济一度占到全市经济总产值的70%。世纪之交,国际油价暴跌,胜利油田原油跌破成本价,地方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东营市委审时度势,作出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战略的重大决策,招商引资、投资创业蔚然成风。通过大力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了华泰、万达、利华益、海科等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5年,全市地方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胜利油田,成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东营广大党员干部敢为人先、敢闯新路,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践行宗旨 一心为民

  建市以来,历届市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破解民生难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998年,市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待人民重如山”。2003年,市三次党代会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东营在全省率先建立“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005年,全市全部免征农业税,东营农民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零税负。2012年,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低保标准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发展,从1985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机关党员干部带着组织的嘱托,走上下派帮扶路,强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一心为民的宗旨始终未变,带富了群众和集体,密切了干群关系,积蓄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动能。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聚焦住房、教育、医疗、出行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每年实施10件民生实事工程。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富民工程,率先实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技能培训。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汇聚起推动发展的澎湃动力。

  (三)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东营是从一片盐碱荒滩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脆弱是基本特征。由于濒临渤海,土壤平均含盐量17‰以上,远高于适宜树木生长的3‰,绿化建设难度很大,“鸟无枝头栖,人无树乘凉”成为建市之初的真实写照。建市后,东营市委提出“油洲加绿洲”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城市“森林环抱”的宏伟蓝图。1985年,东营实施规模宏大的黄河防护林工程。1991年,颁布《关于苦战十年绿化东营的决定》。通过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平原绿化、“八五”绿化、海防林建设及黄河防护林建设,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稳定上升,由1983年的3.7%上升到1995年的9.86%。1999年5月,中国工程院、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等7家单位在东营召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讨会”,与会的40多位院士专家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原国家计委等部委的高度重视。2001、2006年,“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

  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水土整治、河口治理、湿地修复、“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三年增绿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水源治理和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上演了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美丽奇迹。2012年,东营市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37个参评城市中终评成绩第一。2018年,东营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奋斗,生态从过去的短板已经变成了东营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

  (四)锚定航向 奋进逐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营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擘画了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确定了“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新时代东营发展目标定位,理清了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5+2+2”产业体系,形成了“一产业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的创新发展格局,推动东营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产业生态发生了系统性重塑,观念理念、体制机制、干部作风等各方面各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关键性、趋势性甚至转折性变化。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东营市委及时研判疫情形势,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带领全市人民打响抗击疫情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同筑牢疫情防线,交出了一份彰显东营力量、体现东营效率、展现东营担当的“抗疫答卷”。东营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实现生产总值298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常驻人口219.35万,人均生产总值135910元,位列全省首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9%,居全省第1位。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东营市委抓紧抓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历史机遇,持续推进“1+499”工作体系,新旧动能转换提质发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区域创新能力实现质的提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推动油地校融合向深向实发展,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和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建设顺利。扎实办好惠民实事好事,重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上下、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争作抓落实的实干者,不断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0年12月,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我市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将走在全省前列,届时,东营的经济实力会更强、发展质效会更好、动力活力会更足、生态环境会更优、治理效能会更高、人民生活会更有品质,一张新征程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结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拯救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先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伟力薪火相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东营市委正带领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中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