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95年前,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这里使用和保存。
《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现在,“宣言”精神从这里传承和发扬,为党史学习教育再添一笔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4月28日《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的开馆,标志着“宣言”精神依然闪耀着指引前路的光芒,吸引了无数人前往参访拜谒,让红色基因继续代代传承。
让“红色资源”说话
广饶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全国最早成立农村党支部的地区之一。1926年,广饶共产党员把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带到了刘集村,开启了学习、传播和践行“宣言”精神的光辉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紧跟党的领导,开展了一系列英勇斗争,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使广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工业大县、全国百强县,实现了富民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为了让“红色资源”说话,将一代代人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2020年,广饶县决定实施《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全国唯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共产党宣言》专题馆、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
陈列馆改造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统揽总体布局的过程中,系统的思维、长远的眼光、科学的态度缺一不可。经反复研究论证,确定展馆总体架构为,将《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在中国、在广饶三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子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辅以序厅、尾厅,并设有“馆中馆”,以全面系统科学地展示真理的光芒和信仰的力量。
红色血液汩汩流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历经170多年,《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本书的范畴。“为了做好内容取舍,紧扣主题主线,我们紧紧围绕目标定位和总体架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实践、影响、传承发展为展览主线,力求做到主题明确、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广饶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三级调研员任学诗介绍。
让“宣言”故事更有力量
漫步《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白色立柱、红色展台,一个个故事图文并茂,语言简明生动,严肃性思想性可见一斑。在这里聆听历史的回音,感悟那段红色的岁月,“宣言”精神的力量愈发清晰和强劲。
在建党100周年的今天,如何让“宣言”故事更有力,让“宣言”之光更夺目?《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在改造提升过程中作了许多创新探索。
视频、影音、VR技术、触摸屏、电子感应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雕塑、复原场景、油画创作、同期声、氛围营造、亲身体验等辅助展示方式……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秉承先进的展陈理念,陈列馆在充分利用图文、实物等传统展陈形式的同时,合理采用、精心打造,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600多本各版本各语种译本、《中国共产党章程》60本。
“脚本和平面图文设计都经过数十次易稿,并通过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编译出版社2名总顾问统揽把关。”任学诗说,“凡一二三级标题、各部分及单元导语、图片实物说明都追根溯源,保证皆有出处,为参观者带来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
馆内展陈主体工程于去年9月15日开工,历时100余天,于12月28日基本竣工。施工过程中,陈列馆坚持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建设方代表、监理、审计、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始终盯靠一线,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把建设安全与工程进度同步规划、部署和推进,保证工程质量“高、快、严、细、优”。
让“真理的味道”传播远方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是所有在《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参观过的人们的一致感受。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宣言”精神,将自身打造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陈列馆将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串点成线、结网成面,与精致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红色旅游一体推进,进一步叫响首版《共产党宣言》、“红色刘集”品牌,擦亮“红色广饶”城市名片,丰富“宣言”文化内涵。
“针对不同类型的参观对象,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准备讲解工作,探索在讲解中增加红色歌谣、快板讲红色岁月等灵活多样的表演方式,增强讲解趣味性和互动性。”广饶县委副书记、大王镇党委书记张子柱表示,将邀请县内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优秀基层干部、各领域先进工作者等走上讲台讲党课,从中选拔一批红色宣讲员,组建“宣言之光”宣讲团,结合“宣言”精神,讲述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特色工作中的“初心”故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达到教育群众、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目的。
以《共产党宣言》陈列馆为核心,广饶县将成立《共产党宣言》研究会和《共产党宣言》干部学院“两个教研机构”,形成主次分明、相互补充的多层次教育架构,打造国内唯一、主题突出、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同时,依托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刘集藏本、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等全国知名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开展“宣言精神”征集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关注、研究《共产党宣言》在大王传播的红色历史及时代价值,让“宣言”的精神遗产真正“活”起来。
再走出《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时,似乎跨出了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在回首与瞩望之间,我们仿佛看到了“宣言”之灯绽放的光芒,感到了“宣言”精神的历史召唤……
(东营日报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