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成就未来!

  时光流逝,日新月异。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以来,东营在变,城市面貌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走深一步,干部作风持续转变。一切的背后,有种内生动力叫不断革新,有种活力叫奋力攻坚。

  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开办“政府免单服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30余项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肯定推广……

  东营紧紧把握新时代形势发展变化,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将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作为破除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出台一个个改革方案,落实一条条改革举措,付诸一项项改革探索,一批“革故鼎新”制度创新成果激发的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推动力,东营未来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变革,必须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

  近年来,我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谋划实施了一大批具有东营特色优势的改革事项,为高质量发展增创了新优势、拓展了新空间。

  ——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推进改革。作为地级市,我市提早谋划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并根据东营实际编制9个专项规划,论证推出一批生态修复、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产业项目,推动我市更多规划纳入国家规划。高位推动下,国家规划纲要中单独或直接体现黄河三角洲的有17项,体现“东营元素”的41项。作为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黄河口国家公园被列为第一批设立的国家公园名单。

  ——在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各项部署中狠抓改革。我市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与济南签署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制定出台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互通共进、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愈发清晰。2020年9月底,全面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管辖面积总体压减83%,管委会内设机构总体压减69%,人员总数压减74%,实现了“瘦身强体”、回归本位。

  ——在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深化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必须以更大力度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关于支持国家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意见等的出台,让东营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东营综保区进出口首次突破百亿元。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纳入“省部会商”议题予以重点推进。东营区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贸产业创新服务示范园等一批示范园区建成投用。构建专业化招引服务体系,新引进央企国企20家、世界500强6家、中国500强4家,新签约项目245个、总投资2120.7亿元。

  改革攻坚的征程中,东营紧跟时代“鼓点”,准确找到目标定位,向难点进、朝深处改,制度红利加速释放,改革效应日渐凸显。

  新时代对改革创新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

  全市上下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抓好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既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堵点,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被激活。

  2020年5月28日,山东胜利油田胜大超市有限公司万达广场店工作人员只填写了一套表单,提交了一套材料,通过一次现场联合核查,便完成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并联”办理,实现超市“拿证即经营”。而以往,企业成立后每张单项经营许可证都要单独申报,环节复杂、耗时较长,大大增加企业的时间和经营成本。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出了东营市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各县区、市属开发区于2020年5月底全部推开“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所有审批事项集成到一张综合许可证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一业一证”改革县域办理全覆盖。2020年,共核发行业综合许可证595张,有效解决了“准入不准营”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得益于千方百计想把事办成、把事办好的决心,我市流程再造取得显著成效,几年前不可想象的事情如今在全市各政务服务中心变为了现实。

  ——145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下放至县级办理,全面实现“市县同权”、审批办理“不出县”,有效解决了跨层级审批、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的问题。

  ——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减到1个工作日,推出的“政府免单”服务,已让11000多家企业受益,节省企业开办成本610多万元。

  ……

  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必备要素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尽管我市土地资源丰富,但仍面临用地紧张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盖海鹏说,用地低效是问题症结所在。

  在这方面,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明确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实行“标准地”供给改革、建立土地二级市场、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等,构建改革创新的“作战路线”,把大量宝贵的资源环境要素从旧动能中转换出来,向发展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的项目聚集,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环境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尤其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教育、卫生、公积金等领域一一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彰显出把老百姓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民生温度。

  以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抓手,我市打造了具有东营特色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实体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构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聚力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疫情处置、经济社会发展“两条线”作战,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投资13亿元建设了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县(区)疾控中心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达到22家。

  围绕职能整合,过去一年影响我市教育发展的阻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成首次中心城区普通高中融合招生,彻底改变中心城区教育“多头管理”局面,群众看见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53种救命救急抗癌药纳入医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推动两批次国家集采药品落地,57个中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7%……过去一年,东营群众的就医负担大大减轻,获得感满满。作为全省唯一国家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试点市,中期评估获“优秀”等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依托“数据赋能”,我市住房公积金高频业务实现了“零材料、零审批、零跑腿”,公积金“一次办好”和为民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尤其推出的公积金贷款“冲还贷”业务,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自动提取抵还每月应还贷款本息。有温度的创新服务,暖了百姓的心。

  时间写下辉煌篇章,历史掀开崭新一页。过去,东营以改革“关键一招”决战决胜改革攻坚,闯急流、过险滩、破藩篱,啃下了一批改革“硬骨头”,破解了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的“新成果”,让将来发展有了“活水之源”。未来,东营将紧紧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以乘风破浪之势,逆势前行,在新的跋山涉水中创造更大辉煌。

(东营日报记者 李怀苹 郑代玉)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