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大棚里的照明系统、水肥一体机、雾化系统、自动放风系统、生长监控系统,全部实现了遥控、自动化和大数据分析,大量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大大减少了用工,目前园区已开发利用了600多亩土地,长年雇工却仅有20人。”日前,在河口区义和镇的九丰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张建朋高兴地说,“我们园区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这多亏镇政府帮我们攀上了省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这两门‘科技亲’。”

  在义和镇,同样尝到科技赋能甜头的还有以种植地瓜闻名的慧海农机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李慧承包了400亩土地,与山东农科院签订协议,合作建设“国家甘薯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山东农科院甘薯生产示范基地”两个基地,并聘请“地瓜皇后”、“泰山学者”王庆美研究员作为指导老师,采用机械化种植和“膜下滴管带”新技术,趟出了一条盐碱地种植地瓜的新路子。

  义和镇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义和镇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不断加大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芯”。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与部分村和农业示范园结成了共建对子,引进落地一批实训基地和专家实验室,进行新产品研发、种植实验和新技术推广,积极帮助做好原有产业的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

  2019年以来,在科研院校的大力帮助下,义和镇先后引进国内优良果树品种30余种,推行滴灌栽培、叶面施肥、水肥一体化、园艺防草地布等新技术,总投资6亿元的九丰农业、蓝田农科、梁家果社、果立方等12个产业振兴项目陆续在义和镇“安家落户”。同时,义和镇积极引导围子、梁家等特色产业村推动原有产业提档升级,大幅度提升了北大屋葡萄、小围子地瓜、五一黄金桃等传统产业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产量、销量的提升,并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各地,实现了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人才。义和镇制定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振兴“三百计划”,建立“义和庄”创客孵化平台,通过对返乡大学生、贫困群众和当地的“田秀才”“土专家”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等,对本土人才进行“科技孵化”。同时,规划了占地6万亩的锦绣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帮助企业落户、政策适度倾斜、资金奖补等措施,吸引了一批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像张建朋、李慧一样,6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已领创特色庄园、家庭农场13家,领办合作社12家,成为义和乡村振兴的“人才活水”。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吴吉新)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