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鹊镇党委书记庞广志:聚力推进“四化四治”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李鹊样板”

  “近年来,李鹊镇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积极创新‘四化四治’工作模式,推动网格运行精细化、平台建设智能化、矛盾调处源头化、为民服务专业化,强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攻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快形成。”李鹊镇党委书记庞广志说。

  网格运行精细化,助推“精治理”。李鹊镇坚持细化网格管控区域,织密基础网底,夯实管理责任,构建起“处处有网、各负其责”工作体系。坚持普通网格精细办,根据各村街巷分布,将59个村级网格再细分为1337个“微网格”,由1名党员代表、1名志愿者共同包靠1个“微网格”,负责信息排查、民意收集等工作。疫情期间,市、县下发的摸排信息,通过“微网格”可在15分钟内落实到户,30分钟内反馈到位。建立“力量下沉、组团服务”机制,由机关干部包格挂点,社区民警、安全环保、城管执法等组建网格专业服务队,集中驻格办公。不紧急问题,驻格时统一处理;紧急问题,实行“点餐式”服务,涉及部门第一时间到网格协调解决。

  平台建设智能化,创新“慧治理”。坚持以科技引领为着力点,强化智慧村镇建设,打造起了数据汇集、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快速解决、跟踪问效的闭环治理体系。将住宅、企业、“九小场所”等信息全部汇集到电子智慧地图上,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信息,确保精准有效。在村庄路口、街巷、“四闲院落”等区域安装智慧监控。在镇域高点安装鹰眼11个,全景无死角、高清大视野摄像。目前,该系统已与公安监控系统联网,协助破获违法案件25起,在禁毒、院落排查、企业监控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在今年全市民意调查中,社会治安、扫黑除恶工作分别列全市第一、第二。

  矛盾调处源头化,推进“微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严格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和首问负责制度,督促村干部热情接待群众来访、限时答复解释问题。建立村“评理调解室”,由村法律顾问、有威望的老党员和热心的退休干部组成调解队伍,探索“专调+民调”“能人+贤人”化解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全国模范司法所等部门力量,实现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揽子调解处置、全链条解决问题,确保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

  为民服务专业化,实现“共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将治理成果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针对老人日间无人照料情况,在黄东村率先探索开设“一元餐厅”;针对孩子课后缺少看护情况,在梨园村建立“七彩书苑”。这些“小事”的解决,既培育了乡村文明新风尚,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村内事务开展更加顺畅。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服务,精准确定惠民实事,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红利。针对群众出行问题,总投资8000余万元,在57个村有序推进道路硬化户户通工程,硬化大街小巷630余条,户户通覆盖率达到100%,赢得了群众广泛支持。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工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凝聚群众力量,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疙瘩事”。

(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张广鹏 任勇)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