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美德文明风 做厚道山东人丨常红:用真心筑牢社区“幸福防线”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1-06 07:57

爱东营讯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社区,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常红,她是“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自2019年加入“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伍以来,始终秉着一份责任、一份感动,用实际行动做好居民的守护者,让志愿服务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她穿梭在楼群间、奔波在小区里,就像一个探头,用自己的灵敏的触角,为居民们的大事小情奔波着,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贴心人”。

“走得进居民的家门、坐得下居民的板凳、拉得起居民的家常、帮得上居民的求助”,在“金水大妈”这支队伍中,常红总是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在巡逻队里,她会制定详细的巡逻计划,队员们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在小区内进行一日三巡。与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密切配合,形成良好互动,及时排查苗头隐患和问题线索,对日常发现的问题随时接收、随时处理,及时告知民警和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中的“眼”和“手”。她还利用微信、警网通即时通讯、应用广泛的特点,建立了“金水大妈”微信通联群,拓宽社情民意接收途径。常红带领“金水大妈”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进行治安巡逻及安全知识宣传,深入居民群众,调查摸清辖区治安死角和漏洞,并做好登记。志愿者在巡逻过程中,发现隐患及时告知居民群众并提醒他们立即整改。“居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常红说,她也用言行向居民们传递着“放心、安心”,为他们保驾护航。

“早安金水”的“幸福之约”是常红带领的“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与老人们之间特殊的约定,每天早上5:30开启的“垃圾分类”,8点的“窗帘行动”,每逢寒暑假就开启的“筑梦课堂”,端午节的邻里宴、重阳节的集体生日会等等,每一次约定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谢谢你们,我起来了。我很好,你们放心吧。”付秀华每天起床后,都会把窗帘拉开,估计志愿者快过来时,她就会在窗边望望,跟她们打声招呼。“金水大妈”与辖区103位高龄独居老人都有着这个“窗帘之约”,是“金水大妈”们与老人们特殊的“暗号”,暖心之余不过多打扰老人生活,治理的温度正藏在这些看似微小却饱含深意的细枝末节中。目前,这个“窗帘之约”已持续1600多天。同时,常红也会组织“金水大妈”经常走进独居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耐心聆听老人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处理家务;每逢佳节,他们都会来到老人们家中,带着水饺、汤圆、粽子、腊八粥等,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祝福。“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正在以更贴心的方式服务辖区老人,缔造着一个个全心爱老助老的“金水故事”。

为解决社区孩子们寒暑假无处去、无人辅导等难题,常红组织了一批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一定文化程度和专业特长(退休教师)的老年志愿者,针对辖区内困难家庭孩子,暑期无人看管的儿童开展看管照顾、课业辅导、心灵成长等服务,并邀请老兵为孩子们讲解红色故事,学习防溺水、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等,课余时间还带领孩子们开展志愿活动,增强孩子们爱护家园的意识。“筑梦课堂”自2020年启动以来,累计服务青少年1400余人次,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不仅解决了辖区儿童放学后“无人看护”的难题,更加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社区家长的一致认可。

从人民教师到“公益达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只有常红自己最清楚。身边时不时会有人议论:“常红这么做是不是为了名利,退休了也不知道享享清福。”而她总是淡然地回应:“能尽自己的一点力为社会作贡献、让小区居民脸上有笑容,我很有成就感。”常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深种进了居民的心中。随着一颗颗种子的破土萌发,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光和热,她用真情、真诚、真心温暖社区每一个角落。志愿服务,她一直在路上……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马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