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1-05 09:26

河口区网格员指导居民扫码使用“码上办”,便捷反映民生诉求。
爱东营讯 暮色轻笼河口区河安社区的林荫路,60岁的王立海拿出手机对着公示栏的二维码轻轻一扫:“最近落叶多,路难走,扫码反映一下吧。”提交成功后,他念叨着:“这‘码’真方便,上次反映小区垃圾堆积的问题,扫了码两天就解决了。”
这个让王立海赞不绝口的“码”,正是河口区创新推出的“码上办”服务平台。从垃圾清理到设施维修,从物业服务到路面铺装……群众只需“轻松扫码”,诉求即可“指尖直达”。通过搭建多元反馈渠道、优化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数据研判分析,编织了一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治理网络,用一件件微实事,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打造有温度、有烟火气、让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
开门纳卷,民声“码”上直达
“以前反映问题,找半天不知道找谁,反映上去一两周也不见动静!”说起过去的诉求渠道,河辉社区居民李立军记得真切。而现在,小区单元楼门口、党群服务中心墙上,随处可见的“码上办”二维码,让群众的声音有了“快速通道”。居民诉求一经提交,系统分派至相关责任单位,并限时反馈处理结果,推动群众“微建议”及时上传、快速响应。如今在河口,掏出手机“随手拍”已成为居民的新习惯。指尖一点,楼道路灯亮了、小区路面平了,幸福感就在这些悄然改变中落地生根。
“李老,您这儿有啥事儿,直接跟我说!”在老党员李文榜家中,党代表张梅唠起了家常。老人脸上笑开了花:“你们常来听我唠唠嗑,这心里啊,比啥都热乎!”这温馨的一幕,正是河口区常态化推动人大代表走进选民、党代表走进党员、政协委员走进界别的生动缩影。一次次带着温度的走访,让“码上办”实现了“线上快捷办理”与“线下温情送达”的深度融合,把暖心服务真正送到了百姓的家中、群众的心上。
如今在河口区,“码上办”不仅是“意见箱”,更是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党员干部化身“民情前哨兵”深入群众收集问题建议,7217名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奔走在364个网格中,通过扫码及时上报居民楼外墙保温层破损、小区路面坑洼不平等问题。线上平台与线下常态化走访相互赋能,共同构建起一张全域覆盖、线上线下协同的立体民意网,确保群众的每一个呼声都能“上得来、有人管、及时转”。
政府答卷,服务“链”上提速
“我们楼栋落水管坏了有一阵子了,通过‘码上办’反映后,不到一周,整个小区35栋楼的100多根管子全换新了!”河颐小区李伟再次扫码反馈:“满意!”这是“码上办”推动闭环整改的鲜活注脚。
问题高效办结的背后是覆盖全区364个网格及24个职能部门的“数据流转网”——群众扫码提交的诉求,直接流转至所属网格,网格员无需重复登记、手工造册,只需第一时间现场核实;职能单位接收诉求后直接处理,大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流转。“现在平台一键派单,部门主动上门,问题的处理效率可太高了。”网格员付坤深有感触地说。
“扫个码,油田和地方的人都来了!”说起小区空中飞线整治,御园社区居民李民记忆犹新。这个困扰多年的“蜘蛛网”问题,通过“码上办”上报后,立即启动“油地”党建联合体机制,油田、电力、城管等部门现场办公,1个月就完成了线缆入管。这正是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的真实写照,通过组织共建、资源整合,将原本分散的治理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油田51处文化场馆、养老院也向社会敞开大门,油地群众共享“文化大餐”“养老保障”,区域发展的“一盘棋”越下越活。
“社区楼道缺扶手,我们单位来捐!”在收到河阳社区书记刘晓慧“码上办”反映的“部分楼道公共区域缺扶手,老人出行不便”问题后,河口区住建局作为“双报到”单位立即认领该诉求,为楼道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楼梯扶手、修建无障碍坡道。近年来,“双报到”单位投入2400余万元,实施507个项目,将机关资源沉到基层,群众需求有了回应,双向赋能让民生服务更“对味”。
群众阅卷,幸福“实”上落地
“今年要建的民生项目,我们也能提意见!”在谋划年度民生实事过程中,河口区推行“开门办民生”机制,通过政府网站、“码上办”平台广泛征求群众需求,深入镇街社区听取基层建议,再由区委、区政府统筹论证、科学筛选,最终形成年度“民生任务总台账”。项目推进中,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并对进展全程动态监测,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尺。项目完成后,及时开展评估,把群众反馈和实施经验反哺下一年度项目谋划,让民生工程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近年来,3600余件群众关切问题通过协商解决,停车优化、垃圾分类、健身设施更新等难题有了“群众方案”,居民参与率达78%,满意率超95%,基层事由群众说了算,自治动能越来越足。
“码上办”不仅是服务工具,更成为治理创新的“数据中枢”。通过分析平台诉求的区域分布、问题类型、时间规律,精准施策。为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难题,推出“‘河’韵流长 文化夜航”文化夜校品牌项目;针对呼声较高的低温区,谋划实施供热设施升级改造;聚焦群众就医负担重及重复检查问题,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件件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被系统梳理、高效落实,真正把“民声”落地为“民生”。
如今在河口,“码上办”不仅让党建引领更具体地融入日常,也让群众诉求从“有人管”走向“管得好”,从“能解决”迈向“快响应”,通过数字赋能与群众路线的深度融合,河口区正不断将“民声”转化为“民生”,用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实事,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正如河口区委组织部部长许孝磊所说:“这枚码,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责任,一头牵着老百姓的信任。用好‘码上办’,就是要以数字赋能治理创新,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赢民心。”
(记者 张姝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5-11-05 09:13
2025-11-05 09:26
2025-11-05 08:12
2025-11-05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