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遍访东营黄河边的村庄,记者对利津县北宋镇佟家村印象尤为深刻。
佟家村位于黄河以北,是黄河口最早脱海成陆的地区。因地处黄河滩区,为躲避洪水,滩区群众把毕生的财富积累都用在了垫台子、盖房子上。这些台子建筑,与今天沿黄各村的联台相对照,非常明显、直观地体现了黄河口特别是黄河口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其“十步一塘、百步一湾”“日行河底夜宿台”的独特景象,更是保留了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为了实现滩区百姓的安居梦,2017年,山东省提出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方式,全面推动60万滩区群众迁建。乘着政策的东风,佟家村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纳入重点工程,在保留佟家村老村台原貌的基础上,对村台进行了加固,把每家每户的后房台统一尺寸,外层利用水泥砌成一致形状,内层利用原先的土堆,按照一定的间距,在屋台上层种花、植树,村民打理自家屋后的花草树木,不仅将家“安安稳稳”的安在了村台上,而且家里有了“后花园”。
村台改造好之后,如何使古村落焕发新生机?北宋镇深入开展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打造利津县黄河畔·佟家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项目,打造“黄河畔·佟家”文旅品牌,投资170万元建设佟家村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投资10万元配套佟家村文学艺术创作基地设施,投资140万元兴建佟家民宿和投资300万元拆迁村文化大院,计划建设黄河口文化汇馆。目前,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和佟家民宿已经完成,黄河口文化汇馆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
黄河畔·佟家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项目的实施,使黄河口广大群众的情感得以展现,文脉得以庚延。佟家村先后连续举办了3届“到人民中去”东营市艺术家写生采风活动、山东作家金秋北宋行大型文学采风活动等,东营首部大型系列影视剧《错落的音符》也选址佟家村进行拍摄。2017年,佟家村申报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利津首部反映黄河滩区的院线电影《高家台》在佟家取景多处,随行演员入住佟家特色民宿,并完成拍摄,于2020年初上映。
古村旧台写新意,水绕乡居享田园。“家”安稳了,产业也得发展。发展柳编特色产业,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打造梨园和垂钓园……“现在,我每个月多收入2000元左右,在家编制草柳编,不用外出打工,挣钱、照看孙女两不误。”近日,佟家村妇女隋胜云自豪地向记者说道。
(记者 王敏)